“致富果”裡飽含“科技味”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花小莓’的維生素C和β-胡蘿卜素兩項營養成分,含量已遠超普通草莓的平均值……”12月12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第二屆花小莓採摘季開幕式上,貴州省分析測試研究院院長張振當場公布花溪草莓指數,對各項理化指標進行科學解讀……作為曾經的脫貧主戰場,在脫貧摘帽后,貴州堅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新畫卷。這其中,貴州不斷擦亮產業發展中的科技成色,讓小小的草莓、獼猴桃等水果,變身鄉村振興的“致富果”。
“我用心種,你們放心吃”
被譽為“真山真水到處是”的花溪,山清水秀,是貴陽近郊的旅游勝地。如今,每到草莓季節,呼朋喚友到花溪採摘草莓,成了很多貴陽人的一大樂趣。
盡管花溪草莓已有近40年的種植歷史,但一開始,都是農戶零散種植的,產量不高、品相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花溪草莓的規模化發展。
近年來,花溪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從產業入手,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優勢特色產業。2020年,花溪啟動了草莓產業提升工程。
花溪區農業農村局草莓產業專班負責人吳亨進說,依托黨建聯動優勢,花溪區和貴州大學、貴州省農科院通過校地、院地合作,建設了標准化草莓種苗自主繁育基地。
科技的加持,為花溪的草莓產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花溪黔豐農業科技草莓園,高架草莓種植技術已經取代了傳統的地栽模式,綠色防控技術、水肥一體化和智能測溫管理系統的綜合運用,讓這裡的草莓種植實現了全流程的綠色化、智能化和數據化,大幅提升了草莓產量和品質。
花溪區第二屆花小莓採摘季開幕式上,張振院長的權威解讀,解密花溪草莓為什麼這麼好吃。而貴州黔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更是代表150戶花溪草莓種植戶鄭重承諾:“我用心種,你們放心吃!”
“品牌化”升級、“標准化”生產、“產業化”發展、“訂單化”銷售、“活動化”引流……花溪區打出了組合拳,著力將草莓產業打造成農業拳頭產品,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花小莓”自此橫空出世,成了花溪區著力打造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為延長產品供應鏈和價值鏈,花溪區還引進了鮮草莓精深加工企業,研發“花小莓”品牌系列草莓制品,先后推出草莓雪花酥、草莓紅茶、草莓牛皮糖、草莓糕等休閑食品,市場反應良好。
截至目前,花溪的草莓種植面積達3000余畝,產值約2.5億元,直接帶動本地農戶務工13萬人。
“數字果園”裡長出“致富果”
“龍老師太厲害了,用他的方法栽種獼猴桃,畝產增收1000斤以上……”提及變化,有著“李八畝”之稱的果農李興祥不禁豎起大拇指。
李興祥系貴州省修文縣谷堡鎮平灘村村民,家中種植了8畝獼猴桃。可別小瞧8畝獼猴桃,最多的一年為李興祥帶來30余萬元經濟收入,在當地傳為美談。因種植技術規范,獼猴桃品質好、經濟效益高,李興祥被當地人稱為“李八畝”。其口中所指的“龍老師”叫龍友華,是貴州大學農學院植保系副主任、修文縣“三百工程”科技服務專家,他致力於以科技之力,推動修文獼猴桃提質增效。
李興祥所在的平灘村,是修文縣遠近聞名的“億元村”,該村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打造“黨員帶富鏈”,呈現“建一個組織、興一項產業、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勢頭。2020年,平灘村獼猴桃產量達1.8萬噸,產值超1.6億元,被農業農村部授予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榮譽稱號。
平均海拔1250米,年平均氣溫13.8℃,修文的氣候非常適宜獼猴桃生長。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修文獼猴桃由農民自發種植向政府主導轉變。
2014年,在北京闖蕩多年的路陽春返鄉創業,成立貴州聖地有機農業有限公司,發展水果種植,其中包含500余畝獼猴桃。2017年,路陽春引進新西蘭營養枝高位牽引技術,該技術可均衡分布樹體營養、高效利用空間架面,從而保証果園通風透光,降低病虫害發生率,同時培育出優質挂果枝。
在新技術的助力下,路陽春的獼猴桃基地畝產達5000斤左右,超出傳統種植產量近一倍。科技的賦能,讓整個修文縣的獼猴桃產業走上了發展快車道。
如今,行走在修文,“數字果園”裡隨處可見“攝像頭”,這些“攝像頭”可不是為了防盜,而是物聯網前端技術,它不僅可以搜集空氣溫度、濕度、光照強度、土壤溫度等數據,還能採集果園病虫害情況,從而指導果農有針對性實施管理。掏出手機掃一掃,便可追溯一顆獼猴桃的“前世今生”,大大滿足了消費者“知情權”。
獼猴桃“嫁接”大數據后,變成了“致富果”。2021年,修文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了16.7萬畝,挂果面積12萬畝,綜合產值可達25億元。現在,這漫山遍野的毛果子,已經成了當地群眾穩定增收的“致富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保障重點民生物資運輸 交通運輸部加強進京道路客運遠端防控
-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王連香)日前,記者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元旦春節將至,交通運輸部加強重點時段部署安排,印發了《關於統籌做好2022年元旦春節期間和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等重點時段疫情防控與運輸服務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綜合研判客流特點,細化運輸組織方案,強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全力做好重點時段疫情防控和運輸服務保障工作。 交通運輸部應急辦副主任周旻表示,交通運輸部加強道路客運遠端防控,對存在14日內有1例及以上感染者的縣(區、市)和陸路邊境口岸所在縣(區、市)旅居史的人員,按有關規定暫不提供進京道路客運服務,督促道路客運和客運站經營者嚴格查驗進京人員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証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對離開陸路邊境口岸城市人員,要求道路客運和客運站經營者嚴格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証明﹔加強重點民生物資運輸保障,全力做好煤炭、天然氣、疫苗等重點物資運輸,確保各地群眾安全舒心過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