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連連,黃河三角洲迎來綻放的春天
這個鏡頭,讓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徐冉終身難忘:2021年10月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考察調研,他走進豆田,俯身摘下幾個豆莢,輕輕用手捻開,一顆顆大豆“跳脫”出來。習近平總書記仔細端詳,然后將一顆豆粒放進嘴裡細細咀嚼:“豆子長得很好。”
“總書記用手捻開的那一顆顆豆粒,就是我們培育的‘齊黃34’。”作為大豆品種“齊黃34”的育種人,徐冉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中感受到了鼓舞和力量。
鹽鹼地被稱為不毛之地,重度鹽鹼地更被視為土地的“絕症”。但對中國來說,土地資源是寶貴的,抗鹽鹼作物發展起來對提高土地增量很有意義,對中國糧倉、中國飯碗也能起到積極的保障作用。
正因為此,長久以來,以徐冉為代表的中國科研人員扎根在廣袤的鹽鹼地裡,揮洒智慧和汗水,研發新品種、新技術成為他們光榮而艱巨的使命。
科技日報記者聯系到王建林的時候,這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東營分子設計育種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東營基地)主任正在試驗基地裡忙活。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鹽鹼地利用的重要指示,他的重量級新成果應運而生——可將高產、優質、耐鹽三者聚合的“鹽黃香粳”新品系。
時間是去年11月6日。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邀請相關專家對“鹽黃香粳”進行了實打測產和品質分析,結果顯示:在東營現代農業示范區含鹽量為千分之六的鹽鹼地上用微咸水灌溉,“鹽黃香粳”實現了515.31公斤的平均畝產,外觀品質達到了一級米。
以著名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為組長的專家組評價很高。他們認為,“鹽黃香粳”在千分之六的鹽鹼地上試種成功,實現了高產、優質、抗逆的協調,為濱海鹽鹼地利用微咸水種稻進行改良,實現糧食生產與生態環境的統一提供了可行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黃河三角洲時指示:“要加強種質資源、耕地保護和利用等基礎性研究,轉變育種觀念,由治理鹽鹼地適應作物向選育耐鹽鹼植物適應鹽鹼地轉變,挖掘鹽鹼地開發利用潛力,努力在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創新領域取得突破,將科研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如今,在東營基地裡,李振聲院士、李家洋院士、楊維才院士、曹曉風院士等團隊利用這裡得天獨厚的鹽鹼條件開展了“種子精准設計與創造”“邊際土地效益擴增與藏糧於地技術”“大豆功能基因組學與耐鹽鹼大豆品種選育”“耐鹽粳稻突破性新品種選育”等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選育了耐鹽大豆、水稻、小麥、甜高粱、玉米、田菁、長穗偃麥草等作物品種,提純復壯了中國湖羊品種,提出了建設“濱海草帶”戰略構想,構建了鹽鹼地綜合利用模式。
王建林告訴記者,正因為“鹽黃香粳”在國家和山東區域試驗中表現優異,他正在推動同時開展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有望在明年初通過審定。
在東營基地不遠處,坐落著中國農科院東營耐鹽作物研究中心。眼下,這裡也在快馬加鞭,圍繞著鹽鹼地農業、綠色生態、種業創新等方面開展中紫水稻、小黑麥、糯玉米、大豆、苜蓿等課題研究。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裡,科研人員在忙活,科研管理服務人員也在忙活。
春節過后,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下簡稱黃三角農高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守寶一直處於連軸轉的狀態。他向記者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農高區后,我們認真學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謀劃工作任務和落實措施。”
黃三角農高區是我國第二個國家級農高區,鹽鹼地綜合利用是其基本任務。
據王守寶透露,該區將落實措施分解為五大方面的項目,即扛起國家戰略使命任務,夯實應用技術科研條件建設,構建鹽鹼地生物種業創新體系,突破一批鹽鹼地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和模式,打造鹽鹼地農業規模化高水平應用場景。
三月初的黃河三角洲,陽光明媚,萬物復蘇,景色宜人。
但徐冉卻無暇欣賞這些景色,有更重要的任務等待著他:“根據總書記的指示精神,今年我們加強了耐鹽鹼大豆育種研究,擴大了耐鹽鹼大豆種質篩選、雜交組合配制和大豆耐鹽鹼鑒定技術研究,力爭以最快的速度培育出耐鹽鹼能力更強、產量更高、品質更好的大豆新品種。”
在他心目中,乘著黨中央重視大豆戰略安全的春風,屢破紀錄的“齊黃34”又瞄准了下一個新紀錄。
他很有信心。
(備注:本文開頭第一段冒號后整段情景描寫源於山東省委機關報《大眾日報》,刊發於2021年10月28日,系原文摘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