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用視頻傳授知識 短視頻平台泛知識內容受歡迎

2022年03月14日16:53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小字號

原標題:用好短視頻,手機秒變學習機

  我們發現,瀏覽短視頻是當下年輕人常見的休閑方式,但在大眾印象中,看短視頻還是一種以娛樂為主的消遣方式。

  與這一成見不同的是,現如今的短視頻觀眾開始越來越青睞知識類的短視頻,希望在娛樂放鬆的同時,能夠獲得一些有內容有意義的知識。

  根據《2021抖音泛知識內容數據報告》,抖音的泛知識內容播放量年同比增長達74%,泛知識內容播放量達到了平台總播放量的 20%,是最受用戶歡迎的內容之一。抖音也在去年年底正式推出了學習頻道,以便聚合知識類創作者的視頻內容,方便用戶更集中專注地獲取這類內容。

  在以娛樂內容為主的短視頻媒體平台上,用視頻傳授知識會有效果嗎?

  觀眾心心念念的“能學到一些什麼東西”,會不會只是一個假象?

  使用短視頻學習?學校早就在做了

  在學校的教學實踐中,已經有很多中學及高校的教師,開放性地在教學中使用短視頻輔助教學了。

  抖音創作者@安森垚 也表示,很多中小學老師聯系他,詢問能否授權他們在課堂上播放他的視頻,可能是一節地理課,也可能是一節歷史課,甚至可能是生物課、物理課。

  國內,有研究者嘗試使用發布寫作任務,展示並分析素材,每天布置定量視頻學習等教學策略,將短視頻應用到初中寫作的教學中,通過深層次的線上線下協調一體,使寫作教學煥發了新的生機。

  無獨有偶,國外也有教師在描寫文寫作教學中使用短視頻作為教學媒介,通過對85名中學生感受的定量分析,發現短視頻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短視頻同樣可應用於高校教學,已有教學者將其應用到語言教學、體育教學等科目的教學中,除了讓學生觀看視頻外,也鼓勵學生自己制作視頻上傳,以教代學,這些教學策略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研究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短視頻可以創造一個情境式的、有意義的、與學生生活相關聯的學習過程,進而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這個學習過程中來,總得來說,在課堂上播放短視頻,學生的學科參與度會提高,理解能力會增強。

  對於短視頻為何適用於課堂學習,有研究者提出了基於認知負荷理論的解釋,認為在基於短視頻的學習中,一個知識點隻需要少量認知投入就能觀看,學習的時間短,完成的效率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借助視覺、聽覺等手段消化和接收知識點,效率更高、轉化和吸收的量大,有助於知識在腦內更好地轉化和儲存。

  在相關研究中,教師使用的教學素材其實就是一般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刷到的賬號(例如“戴建業”、“易中天”等),對普通人來說,瀏覽的知識內容和參與研究的學生是一樣的。

  但從形式上看,上述研究都是有教師引導的正式學習,與我們平常那樣,躺在沙發上刷著知識類的視頻是不太一樣的,當我們自由選擇自己觀看內容的時候,能夠不被短視頻平台其他的娛樂向內容影響,高效地獲取知識嗎?

  知識類短視頻,能學到什麼?

  相比於課堂上使用短視頻輔助課堂教學,觀眾日常生活中觀看知識類視頻的行為屬於典型的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也就是非官方、非標准化的學習,場合、時間和形式都相當靈活。

  在非正式學習中,微型學習(micro-learning)是其區別於課堂上正式學習的最重要一點,它往往會將信息或技能構建內容分解為小的、易於消費的部分,為學習者提供短小精悍、重點突出、易於消化的內容。

  網課就像一個很大的蛋糕,沒有辦法一口吃完﹔而微型學習就像一堆巧克力豆,你能一口一口地把知識塞進嘴裡。

  短視頻平台限制視頻長度的規則,本身就與微型學習這一新興的學習方式極為契合,既然視頻時間天然那麼短,那麼視頻創作者自然要做到將最精華的知識以最直白的方式呈現給觀眾。

  在短視頻平台上,分享Creative Skill(如烹飪、繪畫等)的視頻學習效果就很好,因為這些技能很具象,學習目標明確,很容易分解步驟讓觀眾跟著學習,並且可以鼓勵觀眾實踐並拍攝視頻上傳到視頻平台上,這種方式進一步加強了觀眾的學習意識。

  例如“美食作家王剛”“高芋芋”“綿羊料理”等視頻賬號,均以烹飪教學為內容亮點,觀眾經常自發地在評論區分享文字版食譜,討論料理做法。

  從實際數據上來看,生活技能類內容也確實是抖音的泛知識類內容中最受歡迎且增長最快的品類,21年的視頻總數增長達到了 219%。

  然而,那些內容較為艱深、不符合微型學習理論、未能將知識點有效拆解的科普類短視頻則容易出現大家非常認同某個賬號的品牌(賬號關注數較多),但對視頻內容的支持卻相對較少(轉贊評數據相對較低),換句話說就是“關注了就是學了”。

  從數據而言,科普短視頻的頭部賬號依然有著相當好的知識傳播的效果,如大家所熟知的藏狐主任@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在抖音上的獲贊數達到了1.2億,粉絲數也達到了0.21億,網絡熱傳生物鑒定系列確實很好地揭開了民間傳說中神秘生物的面紗,也給平台上獵奇向的內容賦予了更深度的鑒定物種的意義。

  但對於非頭部的科普賬號而言,由於內容本身具有極高的專業性,且缺乏對平台生態的了解,使得視頻在表達層面有著嚴肅枯燥有余、趣味性與簡明性不強的問題,因此觀眾對這類內容的認可度便不會太高,缺乏互動的熱情,便難以從中學到知識。

  如何讓觀眾在看完知識類短視頻后有所收獲,是知識類短視頻創作者都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善用平台功能,讓手機變成學習機

  根據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發布的《知識的惠普:短視頻與知識傳播研究報告》,知識類短視頻對用戶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點亮興趣、擴展邊界、煥新觀念與激發參與上,從這些功用出發,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抖音知識類視頻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功效。

  不過一些家長還是擔心孩子會沉迷電子產品或是接觸到不良信息。因此,各大平台們也在積極開發“青少年模式”,在這個模式下隻會出現平台挑選過的有益信息。今天,也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目前的幾款國民APP裡的“青少年模式”。

  抖音實名認証操作簡單快捷,在我-設置-賬號安全-實名認証中輸入姓名和身份証號,再進行人臉核驗即可。隻要認定為14周歲以下的青少年,強制進入到青少年模式,無法自行退出,實打實的讓孩子接受模式。

  抖音青少年模式裡會根據孩子年齡適配視頻,內容豐富有趣,涵蓋范圍廣,比如科普類的常識、熱門動畫片、紀錄片等,同時跨越超多領域,天文、地理、人文科學、自然生物、歷史考古、正能量等優質內容。

  如果超過14周歲,家長可在當天點擊抖音青少年模式彈窗或者我-青少年守護工具-青少年模式中開啟,幫助孩子設定4位數密碼就可以啦。

  在時間限制方面,進入我-青少年守護工具-開啟時間鎖即可,一旦開啟后寶媽可以為孩子設定單日使用抖音時間,最高時長可達120分鐘,超過設定值后,需要輸入密碼才能恢復使用。如果直接開啟青少年模式,時長不超過40分鐘,觀看時間段限制在6:00~22:00。

  特別提一下,抖音還開發了「時間管理」功能,成年用戶可以借此來管理自己的使用時間,提醒自己注意休息、及時睡覺,勞逸結合用手機。

  到達約定的限制時間后,抖音就會出現休息提醒頁面,其中的視頻有貢嘎雪山、青海湖、喀納斯、雅魯藏布江等各地的風景。

  B站青少年模式設置入口明顯,首頁狀態欄就能看到。

  在內容角度也下了功夫,為孩子們篩選出趣味十足的科普、人文地理及音樂繪畫等內容,包括動畫、紀錄片寓教於樂的精品視頻。

  快手有“青少年模式”“護苗行動”“空中課堂”三塊內容構成“青少年保護工具”,內容方面分為體育、才藝、音樂、語言學習等頻道。

  快手還定期發起一系列活動,例如:聯合故宮博物院、人民日報新媒體策劃《寒假·故宮知識課堂》﹔聯合新華社共同出品《聽媽媽的話》宣傳片﹔聯合央視網發起《青春的N種可能》主題活動。

  數字時代,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並不可取,家長應當合理地看待數字技術的影響和作用,應該引導孩子樹立正確觀念,形成有理有度的使用習慣,真正讓數字技術成為孩子成長的好幫手。(內容來源:北師大心理學部微信公眾號“京師心理大學堂”等)

(責編:董童、李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國家統計局:3月上旬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37種上漲12種下降
  人民網北京3月14日電 (記者楊曦)據國家統計局消息,跟據對全國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2022年3月上旬與2月下旬相比,37種產品價格上漲,12種下降,1種持平。 其中,煤炭板塊重點監測的7種產品中,6種上漲,1種下跌﹔石油天然氣板塊監測的6種產品中,5種上漲,1種下跌﹔鋼鐵產品價格整體呈上漲趨勢﹔有色金屬板塊監測的4種產品中,3種上漲,1種持平﹔化工板塊監測的10種產品中,9種上漲,1種下跌﹔非金屬建材板塊監測的3種產品中,1種上漲,2種下跌﹔農產品板塊監測的8種產品中,4種上漲,4種下跌。…
國家發改委:三年全面完成河南鄭州等地特大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任務
  人民網北京3月14日電 (申佳平)為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制定《河南鄭州等地特大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經過一年的努力,基本完成影響防洪的水毀水利工程修復、損毀房屋修繕加固和農村居民自建住房原址重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衛生服務保障能力基本恢復到災前水平。經過三年的努力,全面完成災后恢復重建任務,災區防災減災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生產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全面恢復並超過災前水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