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擴圍納新攪動養老理財市場

王寶會
2022年03月16日09:14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擴圍納新攪動養老理財市場

養老理財試點正在不斷擴圍。2月11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貝萊德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該合資公司參與養老理財產品試點。一石激起千層浪。首家合資理財公司入圍后,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通知稱,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由原來的“四地四機構”擴展為“十地十機構”。

我國養老理財市場未來將如何發展?引入外資養老金專業管理機構,對我國養老理財市場影響如何?是否存在風險?

“10+1”試點格局形成

去年9月份,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選擇“四地四機構”正式啟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不到半年時間,銀保監會將試點范圍擴展為“十地十機構”,且批准了一家合資理財公司。這也意味著,養老理財市場“10+1”的試點格局已構建完成。

在業內專家看來,試點機構和地區的擴容有利於進一步豐富養老理財產品供給、拓寬產品覆蓋面。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鄭忱陽表示,從“四地四機構”到“十地十機構”,並在試點過程中引入合資機構開啟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在市場布局上有利於豐富養老理財產品供給、拓寬產品覆蓋面。更多的試點能夠增強養老理財產品供給的普惠性、便捷性,更多試點地區被納入,能夠綜合考慮各地區人口結構和養老需求的差異,滿足更多群體養老理財需求。

而選擇合資機構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更多的是想借鑒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據悉,貝萊德建信是由貝萊德金融管理公司、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和富登管理私人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合資理財公司。根據監管部門披露信息顯示,貝萊德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養老金專業管理機構,具有長期養老金管理實踐。

“監管機構批復外資機構參與國內養老理財產品試點,體現國內積極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有利於促進養老理財對接國際、提升專業化水平。”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貝萊德集團在相關產品設計、風控、銷售等方面積累的經驗較為豐富,有助於加速我國養老理財產品與國際對接,開拓養老金融市場發展思路,增強產品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

目前,貝萊德建信在廣州市和成都市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市場各方對養老理財產品的盡快推出充滿期待,也是此次擴容步伐加快的重要推動力。隨著“資管新規”今年正式落地,這也意味著,金融機構依賴高息保本方式實現理財規模擴張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傳統理財產品退出之后,亟需新型理財產品填補空白。

“銀行、保險、基金等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將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新局面。”鄭忱陽分析認為,銀行養老理財出現時間較晚,從已有產品試點情況來看,與普通理財產品相比,具有投資周期較長、投資收益率穩健的特點,產品吸引力較強。養老理財雖然入局時間較晚,但比養老保險期限短、收益高,比養老基金更加穩健安全。三者優勢互補,適合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可以滿足老年人的多元化投資理財需求。

突出產品的養老屬性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4億。按照目前速度,專家預測“十四五”期間有望突破3億人,此時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現有的養老金融體系已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居民養老需求。業內專家表示,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作為養老第三支柱的重要補充,發展明顯不足,這也恰恰說明養老金融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在試點之前,有部分銀行和理財子公司推出了養老理財產品,與普通理財產品相比,雖然已經初步滿足了養老金融產品投資期限長的特征,但大多數存在養老屬性不突出、發行營銷不規范、以單一化債券投資為主等問題。”鄭忱陽表示,正式推行理財試點有助於規范養老理財產品名稱使用,持續清理名不副實的“養老”字樣理財產品,發展真正具備養老功能的專業養老產品。

光大理財相關負責人認為,養老理財的“養老屬性”,要著重突出“長期、穩健、普惠”三個特性。在他看來,養老理財試點為理財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賽道和業務領域。2021年12月,光大理財在青島發行了首款養老理財產品。從青島地區的試點銷售情況來看,產品一經推出便受到當地居民的歡迎,部分營業網點甚至一度出現了排隊購買的情況。“光大理財將繼續豐富養老理財產品線,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將在2022年上半年陸續實現養老理財兩條產品線、四種類型產品的全面布局。”該負責人表示。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養老理財產品要突出養老屬性,一方面,養老資金投資要拓展投資渠道、提升投資能力,覆蓋銀行存款、債券等多領域,形成多元化投資渠道。要打造專業化團隊,引進國際先進同業適配的投資管理工具,找准養老金投資盈利點,穩步提升投資盈利水平,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另一方面,養老資金要強化對養老產業鏈的投資,增強養老專業服務能力。從服務養老角度,養老資管機構還可以通過養老產業基金、供應鏈金融等形式,投向各類養老產業,在支持養老產業發展、獲取投資回報的同時,為客戶提供附加的養老服務,進一步增強養老理財產品的養老屬性。

合規展業嚴防風險

引入外資“攪動”養老理財市場,給養老理財市場注入新鮮血液,有利於打通養老理財市場“經脈”,與此同時,監管制度也要密切跟進。

去年以來,理財業務監管政策密集落地,從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規范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到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管理,涵蓋了理財業務的銷售制度、產品創新、風險管理等各環節,有力促進行業規范發展。專家表示,監管制度不斷完善的背后是資管新規過渡的期限將到,理財業務面臨轉型陣痛,要筑牢防風險的堤壩。

在養老理財市場引入外資機構,監管部門同樣也有風險考量。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貝萊德建信要穩妥有序開展試點,做好產品設計、風險管理、銷售管理、信息披露和投資者保護等工作,確保審慎合規展業,守住風險底線。銀保監會將密切跟蹤養老理財產品試點情況,加強對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工作的監督管理,確保試點產品安全穩健運行。

對於此次貝萊德建信試點,銀行理財子公司要把握住政策機遇期,設計真正適合老百姓的產品,從源頭上防控風險。建信理財有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掌握試點城市的真實養老需求,建行深圳分行和建信理財共同在深圳區域開展了《養老理財電子問卷調查》,廣泛征詢投資者對養老理財的真實需求,發現投資者需要的功能多樣化、收益穩健、退出機制靈活的養老理財產品,並引導客戶進行長期養老規劃。

鄭忱陽表示,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在風險管理上,應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實施第三方獨立托管以實現風險隔離,構建意見反饋渠道、違規懲罰約束、績效考核指標等多重保障機制。同時,權益類淨值型產品的估值、產品系統的升級改造仍然是重要關口,金融科技賦能理財業務數字化轉型是關鍵利器。

曾剛建議,可以通過個人賬戶制度,統一產品標准,完善產品准入,建立統一的養老金融產品池,方便個人投資者選擇合適的養老產品。與此同時,需要逐步提高居民對養老理財產品風險的認知,做好投資者保護和投資者風險教育。

(責編:羅知之、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