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頭上遏制學區房炒作

隨著7月12日北京市西城區2022年幼升小錄取結果出爐,頗受幼升小家長關注的北京東城、西城、海澱三區的幼升小錄取塵埃落定。孩子上學本是教育問題,卻變成了住房投資問題,買什麼樣的房子就可能上什麼樣的學校。
學區房,買還是不買,買哪個區,同一個區裡買哪個片區,是買傳統優質“牛小”還是小升初通路更確定的“直升校”,“多校劃片”政策下買了房到底能上哪個小學,如果派位被分配到鄰近片區是否能接受?是買一居隻為佔學位,還是買大些兼顧居住?是直接買,還是賣了現有住房置換學區房?對於想通過買房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家長們,讓他們“燒腦”的還遠不止這些問題,他們需要研究每個區的幼升小、小升初錄取情況,中考成績,甚至高考成績,選擇適合自己和孩子的區、片區、學校,再下手買房。即便是深入做了功課,仍有家長難下決斷,不禁在論壇發帖求助,東城、西城、海澱,買房到底該選哪?因為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加之觀望政策和形勢變化,一些家長從有此打算到真正購房可能延續一年甚至幾年時間。
近年來,學區房價格出現過快上漲趨勢,防止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成為落實“房住不炒”的重要舉措。學區房之所以能夠存在,本質還在於教育資源相對不均衡。北京教育政策的調整,在就近入學的基礎上削弱了住房與學校的一一對應關系,客觀上對於平抑過快上漲的學區房價格產生了效果。猶記得去年此時,西城區“多校劃片”政策落地實施,如一枚深水炸彈,讓一些2020年7月31日之后在西城區部分區域買房落戶的家長驚呼沒想到,“7月31日”也成了西城學區房的一個重要“卡口”。按照政策,在此日期后買房落戶嚴格執行“多校劃片”,買房對應的入學結果不再確定,房子與學校的捆綁面臨鬆動。現實情況中,買了幾百萬元起步的學區房,孩子卻不一定再能進入過去對應入學的優質學校,而可能被調劑到本片區其他學校或者鄰近片區入學。去年錄取結果公布后,德勝等過去頂尖片區的房價應聲而落。
2022年,“多校劃片”仍在北京東城、西城、海澱三區繼續實施。“7月31日”后購房的西城家長,在忐忑中等待錄取結果,中途經歷了給孩子填報志願的過程。這再次意味著很多家長通過買房進入過去對口優質小學的夢想破滅了。德勝片區“7月31日”后購房家庭能夠填寫的志願全部在片區以外,未能獲得在本片區的入學機會。不少家長感嘆,過去購買哪的房子就板上釘釘進入哪所小學,如今卻更像“拆盲盒”。
“校額到校”是近些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在推行的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的舉措,是指優質高中將招生的一部分名額定向分配到初中。透出的信息是,即使上的是普通初中,隻要成績較為突出保持較好名次,就可能有機會按照“校額到校”政策進入重點高中就讀。據觀察,“校額到校”的指標在逐步增多,參與“校額到校”的學校范圍在擴大。比如今年北京多個區宣布,將優質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全區所有初中。說明“校額到校”政策的惠及面從過去普通初中擴展到全區所有初中。“校額到校”雖然是中考政策,其影響也會傳導至小升初以及幼升小的家長,對於促進教育資源均衡和緩解擇校熱或有一定作用。
此外,教育集團化、教師校長輪崗等改革舉措也正在為教育資源均衡貢獻力量。在傳統名校集團化的帶動下,北京東城、西城、海澱三區以外的優質學校有增多趨勢,一些學校因為中、高考成績的逐年攀升引得廣大家長高度關注。
給過熱的學區房降溫,從源頭上解決學區房炒作問題,須積極推進教育資源均衡。教育資源均衡是相對緩慢的過程,隻有不斷採取有力措施持續努力,縮小學校之間教學質量差距,方能久久為功,讓更多孩子接受到更均衡的教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國家發改委:以縣域為主組織動員當地群眾參與務工
-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申佳平)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其中提出以縣域為主組織動員當地農村勞動力、城鎮低收入人口和就業困難群體等參與務工。 《工作方案》指出,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既是促進有效投資、穩就業保民生、拉動縣域消費、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提高勞動者素質的有效手段。…
- “女神牌”減肥食品含西布曲明……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鐵拳”行動第三批典型案例
-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楊曦)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今年以來,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聚焦民生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的突出問題,重拳出擊,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聲稱減肥壯陽等食品非法添加、油品質量違法和加油站計量作弊、“神醫”“神藥”等虛假違法廣告、醫療美容領域虛假宣傳、翻新“黑氣瓶”和劣質燃氣具、超期未檢電梯、面向未成年人開展“無底線營銷”違法行為,查辦了一批與群眾緊密相關、性質惡劣的違法案件。 現將部分典型案件公布如下: 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管局查處吳江斌龍食品經營部將進口標簽篡改為國產標簽案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管局擬依法對吳江斌龍食品經營部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食用農產品生產者名稱、生產者地址的行為作出警告,沒收標簽含有虛假內容的凍帶魚、罰款51.2萬元的行政處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