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融資產品和服務,促進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
推動供應鏈金融行穩致遠

圖為郵儲銀行內蒙古分行信貸員在高新技術企業內蒙古顯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金融服務,目前已為公司發放貸款1000萬元。 佳 欣攝(中經視覺)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多點散發給實體企業帶來較大影響。4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提出,聚焦供應鏈產業鏈運行中的痛點難點,提供針對性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舉措,促進商業銀行有效支持實體經濟。《通知》強調,金融機構要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要針對企業特點開發信用貸款產品,提升信用貸款比例,推廣主動授信、隨借隨還貸款模式,優化場景化線上化融資產品,提供非接觸式金融服務等具體舉措。
商業銀行如何做好產業鏈金融服務,在保鏈、穩鏈、強鏈中發揮作用?經濟日報記者針對市場關切,就供應鏈金融的具體實踐及發展進行了採訪。
確保上下游融資不斷鏈
現代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環環相扣,一旦產業鏈中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對整條產業鏈產生影響。因此,依托核心企業,通過供應鏈金融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支持,確保關鍵環節“不斷鏈”,在當前尤為重要。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加大對供應鏈金融的重視程度,銀行也積極與企業合作,幫助企業上下游開展融資,以供應鏈金融為抓手助力穩住經濟大盤。
中信銀行是國內最早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商業銀行之一。今年以來,中信銀行加快線上產品創新,以企業“資產池”為核心搭建供應鏈生態,幫助各類企業、集團、集群進行統一便捷的資產管理和資金融通。今年前5個月,中信銀行為2萬家企業提供了4950億元的供應鏈融資,客戶數和融資量同比分別增加53%和46%。
中國銀行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優化升級“中銀智鏈”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助力“保鏈、穩鏈”,為助企紓困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今年前5個月,中國銀行為供應鏈核心企業提供了超過1.8萬億元的流動性支持,為供應鏈核心及上下游企業提供了超過9600億元的貿易融資和票據融資支持。下一步,中國銀行將持續深化供應鏈金融數字化、場景化、智能化發展,加大對產業鏈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商業銀行與產業集團公司積極合作,探索出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做法。合肥京東方視訊科技有限公司隸屬於京東方科技集團智慧系統產品業務事業集群,在生產過程中需向上游企業採購組裝配件及包裝配件。“浙商銀行以合肥京東方視訊科技有限公司為主辦單位,為其核定了1.2億元平台管控額度。在平台管控額度內,為其上游供應商提供1000萬元至3000萬元不等的專項授信額度,專項用於向上游盤活對京東方的應收賬款。”浙商銀行合肥分行行長黨委委員、行長助理汪守宏說。
三一集團是我國工程機械制造行業的龍頭企業。為支持集團內子公司和上游產業鏈企業發展,三一集團搭建了“三一金票”供應鏈平台。為支持三一集團及其供應鏈業務發展,中信銀行於2020年與“三一金票”平台實現系統直連對接。截至2022年6月末,中信銀行“無需授信、無需開戶、線上快貸”的信e鏈產品,已累計為10家子公司、64家供應商提供了350余筆、3.1億元保理融資服務。
提升產業鏈綜合金融服務
農業供應鏈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形式,有助於拉長農業產業價值鏈,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農業銀行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聯合體等核心企業開展合作,充分挖掘核心企業上下游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數據,將農業供應鏈全體成員資金需求高效串聯,通過有效整合識別,形成針對不同主體、業態、產業鏈特性分層分類的供應鏈金融支持體系,為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靠安全的金融服務。
為幫助奶業龍頭企業推進奶源規模化、標准化建設並整合產業鏈資源打造奶業生態圈,農業銀行根據奶業特點,基於龍頭企業與上游奶源供應商、下游銷售商之間的應收賬款和訂單,創新推出了“應收e貸”“訂單e貸”等供應鏈融資產品,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提供金融支持,有效解決了上下游企業因自身資信狀況不足、難以用較低成本獲取信貸支持的問題。截至2021年年末,農行圍繞407家涉農核心企業,向農業產業鏈上下游的4805家企業提供融資50698筆、308億元。
為進一步賦能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引領能級,天津農商銀行深耕本域金融,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天津市重點產業鏈工作水平,推動金融支持重點產業鏈工作進度。2022年以來,天津農商銀行發布《天津農商銀行支持重點產業鏈工作方案》,組建了24家產業鏈示范行,開展了一系列圍繞助力天津產業鏈發展的金融服務工作。截至一季度末,天津農商銀行累計向303戶產業鏈企業放款,金額共26.5億元,其中,新材料產業鏈企業12.8億元,高端裝備產業鏈企業3.9億元,積極推動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產業生態。下一步,天津農商銀行將通過銀企直連等方式,全面深化與信創、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鏈重點企業交流合作,通過加快推進產業鏈專家庫建立、健全完善產業鏈示范行優勝劣汰競爭機制等一系列務實舉措,進一步提升產業鏈綜合金融服務水平。
據浙商銀行副行長景峰介紹,截至6月末,浙商銀行已累計為670余家產業鏈供應鏈核心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聚焦涉及鋼鐵有色、電力能源、建筑施工、工程機械、數字安防、食品飲料、現代紡織、石油化工、倉儲物流等細分領域,計劃今年整體新增投放300億元。
民生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供應鏈數據增信融資、民生快貸、互聯網生態貸款、生態金融運營平台等首批項目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供應鏈金融數據融資增信項目圍繞產業鏈核心企業下游分銷和上游訂單場景,基於多維數據,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500萬元以下全流程線上化、自動化、純信用融資,融資效率高,從客戶觸達到落地放款,耗時由原來的2個月縮短到2個小時。
強化全鏈條全流程風險防控
“供應鏈金融應著眼於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結合產業鏈供應鏈中貿易背景的真實性,把小微企業持有的原材料、存貨或者應收賬款盤活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不僅有助於解決小微企業不動產抵押物不足的問題,也有助於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推動穩增長。”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說。對於供應鏈金融發展,在不依賴或降低對不動產抵押物要求的同時,供應鏈金融更多需要小微企業的交易等各種信用信息,因此對於各類資信信息有較多的要求。目前,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較為有效地解決資信信息問題,從而有助於金融機構通過發展數字供應鏈金融服務小微企業。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宋華認為,應充分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打造數字供應鏈金融,應鼓勵新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金融機構應通過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加強與智能制造業合作,幫助相關企業獲得金融資源支持,提升金融供需對接效率。
發展供應鏈金融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對地方政府來說,要重視供應鏈創新和供應鏈金融發展,打造好地方大數據平台及供應鏈服務平台,並進一步優化地方金融生態環境。從監管部門來說,可出台地方性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的規范性文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引導供應鏈金融健康發展。對金融機構來說,要加強合作,共同構建供應鏈金融合作平台,並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專門的供應鏈金融產品、風控、系統、考核等支持體系,研發並推廣多種金融工具在供應鏈金融中的合理應用。對供應鏈核心企業來說,要做好企業的數字化建設,並加強自身信用建設,打造成熟產業鏈條。
專家表示,供應鏈金融發展需在強化全鏈條全流程風險防控基礎上,進一步推動解決以下幾點問題:一是加大科技運用、數據運用水平,推進供應鏈金融由核心企業主體信用向數據信用轉變﹔二是發展差異化供應鏈金融服務,根據產業鏈供應鏈不同領域、不同環節的需求和特點,探索與之相適應的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方式﹔三是建立完善供應鏈金融異地服務協調機制,推進跨地區跨銀行協作,同時對相關業務風險權重考核、線上化服務等方面進一步優化監管政策。同時,也需要核心企業進一步提高站位和認識,發揮好大型國企、央企以及試點核心企業表率作用,幫助上下游小微企業獲得融資支持,降低產業鏈成本。
記者了解到,供應鏈金融高度依賴核心企業信用風險和配合程度,面臨著供應鏈內商流、物流和資金流信息不足且無法有效匹配等問題,同時,鑒於產業鏈分布的全國化甚至全球化,跨地區、跨國供應鏈金融協調也成為一大難題。需要研究出台專門舉措,建立專項融資監測機制和工作對接機制,強化部門協同和大數據運用,鼓勵跨地區協調合作,營造供應鏈金融良好政策環境。
專家表示,金融機構可聯合本地金融科技企業合作探索跨界金融科技創新,為創新產品提供具體應用場景,通過金融科技實現業務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一是銀行金融機構需加大對核心企業融資支持,以減少上下游企業資金佔用,從而緩解中小企業資金壓力﹔二是銀行金融機構需採取多種融資方式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三是落實好中小微企業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四是鼓勵保險為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獲取融資增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國家發改委:以縣域為主組織動員當地群眾參與務工
-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申佳平)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其中提出以縣域為主組織動員當地農村勞動力、城鎮低收入人口和就業困難群體等參與務工。 《工作方案》指出,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既是促進有效投資、穩就業保民生、拉動縣域消費、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提高勞動者素質的有效手段。…
- “女神牌”減肥食品含西布曲明……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鐵拳”行動第三批典型案例
-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楊曦)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今年以來,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聚焦民生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的突出問題,重拳出擊,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聲稱減肥壯陽等食品非法添加、油品質量違法和加油站計量作弊、“神醫”“神藥”等虛假違法廣告、醫療美容領域虛假宣傳、翻新“黑氣瓶”和劣質燃氣具、超期未檢電梯、面向未成年人開展“無底線營銷”違法行為,查辦了一批與群眾緊密相關、性質惡劣的違法案件。 現將部分典型案件公布如下: 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管局查處吳江斌龍食品經營部將進口標簽篡改為國產標簽案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管局擬依法對吳江斌龍食品經營部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食用農產品生產者名稱、生產者地址的行為作出警告,沒收標簽含有虛假內容的凍帶魚、罰款51.2萬元的行政處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