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商湯科技李兆鬆: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將成為“新基建”核心內容

2022年09月01日15:0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上海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兆鬆。人民網記者 於凱攝

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 (記者喬雪峰)近日,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在京舉辦了以“人工智能及AI算力加速數字經濟”為主題的應用示范交流會。會上,上海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兆鬆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轉向新階段,智算設施將成為“新基建”的核心內容。

什麼是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李兆鬆認為,從人工智能三要素出發,數據、算力和算法構成人工智能的基礎,同時也是數字經濟的基礎。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大趨勢下,讓這三個要素做到有機融合,整合建設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將更好地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和數字經濟的發展。

李兆鬆表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其發展驅動力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

從行業角度看,很多行業已經涌現出規模化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需求,比如:自動駕駛相關領域,特斯拉率先提出的基於AIDC建設數據閉環的模式,還有傳統工業企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通過人工智能支持交叉學科的研究和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對大規模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需求。

從人工智能產業鏈角度看,人工智能產業鏈比較長,從水電機房機櫃、到芯片服務器、到平台層軟件、到上層場景化的SaaS軟件,其中每一塊都有獨特的競爭壁壘,從而導致了產業鏈各賽道的玩家會分化,提供精細化解決方案。

從技術趨勢發展角度看,模型訓練需要的算力規模越來越大,對算力的集約化建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對工具的智能化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對於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定義,李兆鬆還有另一個角度解讀。他提到,商湯提供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其全鏈條服務可以拆解成一個梯形圖。最上層是應用,場景需求是最終價值﹔下一層是算法工具和數據開放服務﹔再下面是大規模高效率的算力調度服務﹔然后是國產芯片和相關適配領域。

“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作為關鍵性的新型信息技術發展基座,被視為拉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其產業化進程已逐步從人工智能技術與各行業典型應用場景融合賦能階段向效率化、工業化生產的成熟階段演進。”李兆鬆表示,2020年新基建政策出台之后,各地紛紛開始建設智算中心,幾乎每個省市都有智算中心相關的布局,掀起了智算中心落地的熱潮。

最后,李兆鬆還表示,作為智能化轉型關鍵支撐能力,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所帶來的創新增量價值引人矚目,產業應用規模不斷突破,數字經濟加速器的產業地位逐步穩固。隨著技術迭代更新的高速發展、產業鏈分化的整體趨勢及行業應用落地的迫切需求,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逐步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提供大模型+大算力的AI基礎設施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深化和產業轉型核心引擎。

(責編:王仁宏、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