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觀察:數字化技術持續賦能低碳轉型發展 

2022年09月25日14:3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焦磊)當前,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進程中,數字技術更是推進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加快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的關鍵抓手。

10月,2022第七屆IDC中國數字化轉型年度盛典將在北京舉辦,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教授、英國國家社會科學院院士關大博將進行主旨演講。日前,關大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數字化是實現我國雙碳目標的重要工具和載體。當前,要發揮我國工業制造業產業鏈齊全的比較優勢,大力培育碳相關制造業產業鏈的發展。同時,要大力發展低碳技術、脫碳技術、零碳技術、負碳技術等,此類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將在我國“雙碳”進程當中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碳排放涉及供需兩端。從供給端來看,電力能源行業貢獻了全球近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但其產出主要是為了生產加工其他產品,比如鋼筋、水泥等。從消費端來看,服務業等也是隱藏在產業鏈后端,但拉動生產端大量排放的因素,消費端的需求對拉動整個生產鏈的碳排放影響較大。關大博認為,從需求端背后的產業鏈入手,也可有效降低相當一部分的碳排放。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中,不僅能夠促進碳技術行業、碳技術裝備制造業等一系列產業鏈的發展,也是其他所有行業企業未來發展戰略方向的重要指引。

根據IDC的最新預測,2021-2025年,中國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支出將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長,生產運營數字化將成為企業重要減碳發力點。未來,能源行業將加深數字化技術應用,提升生產運營效率及自動化水平,增強碳排信息披露合規透明性,推動碳市場交易。

關大博認為,在未來,碳技術和產業不僅僅用在鋼鐵冶煉、煤炭發電等高排放場景中,企業日常辦公、運營生產等方方面面都將依托於碳技術作為基礎。同時,數字化轉型和低碳轉型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在碳中和所引導的一系列社會生產過程中,無論是碳測量、碳監測等環節,還是行業間碳數據的傳輸,數字化將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載體作用。

據了解,完整的全社會行業碳核算體系包括核算、檢測和匯報三個部分,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國家具備統一標准的完整全社會行業碳核算體系。經過前期努力,我國目前在電力行業基本具備准確的碳核算、相應完整的碳核查和初步匯報的體系。

此外,碳核算對數據質量的要求極高,而我國企業數量龐大,地區發展不均衡,導致各省市區碳數據質量參差不齊,建設全國統一標准的高質量碳核算體系仍面臨挑戰。關大博表示,這需要國家、企業、研究機構的共同努力,努力提高碳數據的准確度及規范性。而數字化技術是碳核算體系建設的根本保障,數字化技術可以有效保障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安全性以及數據傳輸的效率。

業內分析認為,提高碳核算精度,不僅有助於國內碳排放市場的建設,對國內企業進行國際貿易的影響也很大。關大博認為,我國應要努力提高碳核算精度,盡快建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碳核算數據庫,在全球氣候變化談判及全球碳關稅協商中,更好地為發展中國家減排及南南合作發聲,並提供數據基礎和科學依據。

當前,各地方政府及企業陸續推行首席信息官制度,旨在加速構建數據管理體系,提高數據戰略意識,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關大博認為,作為管理碳數據這一生產要素的重要崗位,首席信息官在當代企業中有著重要作用。首席信息官可以從管理、業務、技術等環節,通過綠色運營、數字技術(如雲計算,人工智能)實現減碳,支持企業實現減碳目標。

IDC研究報告顯示,從2021年到2024年,持續採用雲計算可以減少超過10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從當前至2060年實現碳中和,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減碳貢獻佔比將逐年提升,至2060年將至少達到70%。

(責編:羅知之、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