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拼多多新農人組團走進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

2022年09月26日08:16 | 來源:環球網
小字號

原標題:稻花香裡說豐年,拼多多新農人組團走進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

  9月23日,農歷秋分,我國迎來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在北京昌平,來自全國各地的360斤蘋果組成 “豐收牆”,向節日獻禮。在四川成都,天府農業博覽園裡稻浪連綿,“慶豐收 迎盛會”等字樣躍然田間。

  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以“慶豐收 迎盛會”為主題,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全國各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慶祝活動,全面展示農業新成效、農村新變化、農民新面貌。

  作為電商企業的代表,拼多多受邀參與此次豐收節北京、成都兩大會場的慶祝活動。來自貴州、江西、河南等地的拼多多新農人,帶著家鄉的特色農產品進行集中展示和產銷對接。

  此外,作為承辦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的唯一電商平台,拼多多已於9月1日起上線“多多豐收館”,投入50億消費補貼,覆蓋超50萬款農副產品,與全國消費者共慶豐收。

  京川聯動慶豐收 高科技小麥“新貴”引圍觀

  9月23日上午,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在北京昌平草莓博覽園舉行。

  活動現場,拼多多與中國農業大學共同搭建的“小麥展台”頻頻吸引嘉賓駐足。展台上放置著三種盛放在透明器皿裡的麥粒,還有用這些“高科技”小麥面粉制作的面包。

  據了解,現場展出的是由拼多多百億農研專項提供支持,由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小麥研究中心培育的系列突破性小麥新品種。這些小麥品種在高產、優質、抗病和耐熱等方面上具有突出表現。

  中國頂級農業高校與互聯網平台聯手打造的小麥“新貴”有何特別之處?中國農業大學相關專家介紹,小麥研究中心圍繞優質小麥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基礎前沿探索,升級改造生物育種關鍵技術,並與常規育種技術有機融合,培育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最新審定的小麥品種農大753和農大761實現了品質和產量的協同改良,其產量較普通品種增產5%至10%,且品質達到了強筋的標准。

  相關負責人表示,農大753和農大761的培育解決了我國優質強筋小麥普遍存在的優質不高產、優質不抗病、品質不穩定的瓶頸問題,對我國優質麥生產及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目前這兩個品種正在我國黃淮小麥主產區的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大面積推廣應用。

  在成都會場,按照“田間地頭辦農博”理念,天府農博園構建了“室內展館+室外展場+林盤展區+大田展區”博覽空間,打造展示四川農業金字招牌的窗口。其中,中華農耕文明館向觀眾展示了農業文物、標本、古籍和傳統農具等各類藏品,還通過互動屏、場景融合投影等多媒體技術手段,讓農耕文化“活起來”。

  作為依靠農產品起家、扎根三農的新電商,拼多多以“助力鄉村振興,拼出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特裝展位亮相成都主場館核心區,來自貴州長順、江西龍南、河南洛寧、河南汝陽、四川南充的農人代表推介家鄉好貨。

  川渝農貨熱銷 大涼山“網紅水果”成電商流量密碼

  秋分至,成都天府農業博覽園裡稻田黃綠相間,一眼望不到邊。今年豐收節的線下會場之一就設置在此處,四川各地的農副產品和藝術品在主展館亮相。

  在線上,拼多多平台投入重磅補貼打造的“多多豐收館”川渝專區同樣銷售火爆,蒲江紅心獼猴桃、會理軟籽石榴、攀枝花凱特芒果、自貢手撕兔、川式煙熏臘腸等川渝農特產品拼單量均突破10萬+。

  近年來,在以拼多多為代表的電商平台助力之下,四川大涼山已成為“網紅水果”的集中地,也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引擎。

  以會理石榴為例,過去受到信息不暢、物流不通的制約,果農幾乎沒有定價話語權,而新電商平台打破了這種局面。

  家在會理石榴核心產區彰冠鎮的“新農人”羅浩認為,在電商平台上,商家從紙箱、網套、物流、線上推廣、冷庫建倉等環節來比拼管理成本,這種良性競爭讓他們得以按照水果的品質來定價。“隻要肯用心,隻要供應鏈足夠好,就有機會賣一個好價錢。”羅浩還表示,拼多多對農產品實行“零佣金”,這也為回村的年輕人省下了第一筆創業成本。

  新電商給農戶帶來穩定的訂單以及“定價權”,最直觀的變化就是銷售量和收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的果農廖順安說,隨著鹽源蘋果在電商平台走俏,哪怕是2020年受到冰雹和疫情的雙重影響,村裡的蘋果也全部賣完。

  同樣不愁賣的還有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的小櫻桃,近兩年德昌小櫻桃的市場價漲了好幾倍,以今年15元一斤的產地價計算,5畝地300棵左右的櫻桃樹,可以給農民帶來近3萬元的收入。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載耕耘,終迎收獲。向億萬農民致敬,書寫鄉村振興最美畫卷,也許這就是秋分帶來的最美好的啟示。

(責編:董童、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