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旅游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我國鄉村旅游產業快速發展,游客數量不斷增加,為農村地區帶來發展機遇,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文化和旅游業的發展對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從近期旅游市場看,多地依托不同於城市的自然風光、濃厚的民風民俗,融入日常生活的民居宅院等顯著的優勢,帶動鄉村旅游不斷升溫。游客到訪鄉村,可以賞花、採摘、垂釣,參與農事、手工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沉浸式體驗鄉村的美好生活。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根本。業內專家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充分發掘鄉村傳統文化的底蘊、精神和價值,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使其成為鄉村振興的強有力支撐。
密雲區是北京的生態涵養區,是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及特色文化旅游休閑及創新發展示范區。密雲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郭成德介紹,近些年,密雲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打好“生態文明牌”,加快推進文旅簽約項目落地,促進旅游度假區創建,推進露營經濟、星空經濟發展。
郭成德表示,密雲區將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特色民俗文化融入鄉村旅游之中,使得旅游項目更加多樣化,為當地旅游的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近幾年密雲區積極發揮生態優勢,大力發展文化和旅游業,以生態振興帶動文化振興。
近年來,為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甘肅省通渭縣開發和打造了一系列鄉村特色文化旅游景點景區,全方位延伸文化旅游產業鏈條,為鄉村振興貢獻文旅力量。截至7月底,全縣共接待游客144萬人次,同比增長44%,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88%﹔旅游收入5.2億元,同比增長24%,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38%,文旅消費強勁復蘇,文旅產業恢復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為推動鄉村旅游規范化發展,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制定扶持發展鄉村旅游、民宿相關政策措施,強化資金支持,市財政每年統籌安排3000余萬元扶持發展鄉村旅游產業。
“要著眼培育發展動能,發揮文化賦能優勢和旅游帶動作用,促進文化產業和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確保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業內專家表示。
當前,鄉村旅游市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市場前景廣闊,投資熱情高漲,客戶群體多樣化,產業鏈不斷完善,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上述專家還表示,未來,鄉村旅游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趨勢,為更多人提供多樣化的旅游選擇,促進鄉村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