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耕海牧漁”建好“藍色糧倉” 農業農村部:深遠海養殖蓬勃發展

人民網記者 李棟
2023年12月28日08:5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樹立大食物觀,既要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今年以來,我國全方位全環節推進深遠海養殖高質量發展,循序漸進建設好海上牧場、“藍色糧倉”,深遠海養殖蓬勃發展。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設現代海洋牧場,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工船等深遠海養殖。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沿海各地已建成重力式網箱2萬余口、桁架類網箱40個、養殖工船4艘,深遠海養殖水體4398萬立方米,產量39.3萬噸,比“十三五”初期分別增加3.3和2.4倍。

深遠海養殖的蓬勃發展得益於設施裝備水平、配套養殖技術、產業集聚效應、政策支持保障的不斷提高。

設施裝備水平快速提升。重力式網箱實現在20米水深的灣口開放海域穩定養殖,是目前深遠海養殖最主要、最成熟的養殖模式。桁架類網箱開發出全潛式、半潛式、浮式、座底式等多種類型,養殖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

在距離珠海香洲港約32公裡的萬山桂山島和枕箱島外海域,藍綠色的海面上漂浮著一個個深水網箱,其中,一座黃色的船形桁架結構網箱分外搶眼,它就是“德海1號”。

“與國內外同類型的智能漁場相比,‘德海1號’的性價比優勢明顯,每立方米養殖水體總價格為500元-800元,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業內人士對未來的硬件發展信心十足。

配套養殖技術持續完善。“針對深遠海養殖,沿海各地結合實際研發了一批適養新品種。”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浙江選育出大黃魚“甬岱1號”“東海1號”,福建選育出大黃魚“富發1號”,海南選育出金鯧“晨海1號”,廣東選育出龍虎雜交斑。“大西洋鲑、許氏平鮋、軍曹魚等高值品種選育也在加快推進。”

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山東在青島、煙台、日照等地布設深遠海養殖漁場,建成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國信1號”。福建在連江定海灣培育形成桁架類網箱集群,“仿野生”大黃魚售價顯著提高。廣東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大市場,在珠海枕箱島海域形成深遠海養殖集聚區。海南在樂東龍棲灣海域將深遠海養殖與休閑型海洋牧場融合發展,實現經濟與生態效益雙贏。

農業農村部等8部門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的意見》提出,按照“市場主導、科學布局、科技引領、綠色生態、安全發展”的總體思路,全產業鏈全環節推動深遠海養殖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給體系。

“深遠海養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漁業專家看來,加快國家“藍色糧倉”建設,發展深遠海養殖,必須堅持市場主導,通過延伸產業鏈,完善加工流通體系,加強品牌建設,實現優質優價。

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落實落地是關鍵。當前,政策支持保障不斷增強。海南、山東、浙江、福建等地對桁架類網箱和養殖工船給予1000萬元至1.5億元補助。福建連江率先開展深遠海養殖設施確權登記,頒發全國首例深遠海養殖裝備“身份証”。海南出台支持漁業用海政策文件,傳統漁民每戶50畝以下的海域免繳海域使用金。

“要因地制宜制定深遠海養殖發展規劃和工作方案,抓好項目引進、培育,產業配套和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地方政府在育種、疫病防控、飼料獸藥研制、裝備建造、產業鏈培育等方面增加投入,對深遠海養殖商業貸款給予貼息,完善深遠海養殖保險。”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局負責人表示,通過指導地方落實海域使用整體論証有關規定,縮短審批流程,依法減免海域使用金。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創建深遠海養殖類型的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以示范區為載體促進產業集聚、產業鏈構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責編:楊曦、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