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楊虞波羅
2024年03月10日15:40 來源:人民網
“風物長宜放眼量。”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時 ,談到生態環境治理的話題,他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環境保護任重道遠,還要繼續抓好。”
3月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列入今年的工作任務,並提出“推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多項具體任務。
如何讓綠水青山既有顏值更有價值?如何讓“久久為功”兼具“當下收益”,讓老百姓端穩端好“生態飯碗”?
“我向總書記匯報了我們在寧夏固原開展水環境治理的情況,固原生態環境質量逐年改善,為當地帶來旅游收入,生態產品價值不斷實現。”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環保事業部總經理黃綿鬆表示。
據介紹,如今,在寧夏固原憑借生態優勢發展菌菇、冷涼蔬菜等產業,產品遠銷廣東等地。同時,當地還發展起了旅游業,今年春節期間吸引各地游客42.8萬人次,旅游收入達2.15億元,越來越多的群眾端起了“生態碗”、吃上了“生態飯”。
無獨有偶。據全國政協委員、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五星村黨總支書記黃麗萍介紹,當地嘗試引入生物質顆粒制粒機生產線,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樹枝、秸稈等“廢料”,加工成了可供企業使用的“綠色”燃料,同時還利用“積分制”鼓勵村民主動收集農林廢棄物,既保護了環境,也增加了村民收入。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加快釋放生態效益,有賴於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和發展低碳經濟中的基礎性作用。對此,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8日上午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中表示,生態環境部將進一步落實好、建設好全國碳排放市場,尤其是最近啟動的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為綠色轉型做好支撐。
“兩會@你”系列融媒報道:
經濟增長目標、特別國債、以舊換新……今年這樣“積極向上、奮力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