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堅守職能定位 優化金融服務

全力支持“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

高常青
2025年10月16日15:12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身處江蘇這片現代化建設前沿熱土,農發行江蘇分行堅決扛起“支農為國、立行為民”職責使命,聚焦“三農”和國家戰略,忠誠履職、精耕細作,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推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一、圍繞農業高質高效,支持提升生產能力

時刻牢記“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的重大任務,推動農業基礎更加穩固。

因“糧”而強。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是農發行履職服務的重中之重,“糧食銀行”是金字招牌。江蘇既是產糧大省又是消費大省,農發行統籌支持政策性收儲和市場化收購,大力支持“北糧南運、東糧西運、外糧內運”,在糧食總產量位居全國第8的情況下,夏收貸款投放連續7年位居全系統首位。大力拓展能源業務,先后投放省級煤炭儲備、鹽穴儲能以及省級成品油儲備等貸款。

崛“地”而起。土地是農業的命脈。服務“藏糧於地”戰略是農發行的重要使命和主責主業,農發行把全域綜合整治、高標准農田建設作為當前主攻方向,不斷豐富“農地銀行”品牌內涵。“十四五”以來,基於江蘇人多地少、田地分散的省情農情,把高標准農田建設、中低產田改造作為支持重點,通過整區域推進、整體打包等模式,投放農地貸款超千億元。2024年以來,自然資源部公布了32個全域整治典型案例,江蘇省入選的6個項目全部由農發行支持。

逐“水”而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發行以打造“水利銀行”品牌為抓手,全面加強與各級水利部門的緊密合作,聚焦國家水網、河湖治理、農田水利、水運設施等工程,全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聚焦“一江一海兩湖”,水利、水運貸款余額已超千億,支持淮河入海水道、吳淞江綜合整治等一批國家級水利示范性項目。

二、圍繞鄉村宜居宜業,支持改善生活條件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立足江蘇省情農情,推動農村地區更加繁榮。

向“綠”而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成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聚焦“雙碳”目標,搶抓特色田園鄉村率先建設的機遇,支持住建部和省級名單內傳統村落項目49個、國家和省庫EOD項目15個、清潔能源開發項目超60個,人居環境、清潔能源貸款余額達1110億元。

伴“城”而興。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支持城鄉融合發展,有利於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聚焦城鄉融合、產城融合、區域融合,全力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強弱項,相關貸款余額超1100億元。積極響應全省城市更新行動,與省財政廳深化合作,成為首批“城新貸”“交運貸”主辦銀行,支持份額保持全省金融同業前列。

拓“路”而暢。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四好農村路”是關鍵。聚焦30個國家級農村公路示范縣(市、區),持續加大支持力度,“十四五”以來,投放交通設施建設貸款近300億元。依托長江和運河“黃金水道”,加大對全省運河航道整治工程、長江江陰段水陸聯運等重點項目營銷力度,助力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

三、圍繞農民富裕富足,支持拓寬增收渠道

通過產業富農、科技富農、幫扶脫貧,推動農民生活更加紅火。

展“業”而豐。推動農業產業的現代化、產業化和規模化,並在此基礎上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對於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十四五”以來,主動對接全省“品牌強農”工程,投放產業類貸款近400億元,支持發展了50余種地方“土特產”,包括:盱眙小龍蝦、陽澄湖大閘蟹、陽山水蜜桃等特色農產品﹔服務“藏糧於技”戰略,全力支持現代農業、農機裝備、科創平台等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農業科技貸款余額超130億元。

引“技”而富。科技引領農民走上致富路。2023年以來累計投放服務“藏糧於技”貸款176億元。聚焦農作物種業、畜禽種業、水產種業和林木種業領域支持種業全產業鏈發展,支持了常州、泰州、南通等地農科園建設,支持的南京國家農創園成為全國首家現代化農業產業科創中心。

齊“幫”而變。發揮行業、系統、政策和客戶優勢,匯聚各方力量,做細做實幫扶措施。聚力推進定點幫扶、東西部協作、富民強村幫促行動等,2023年以來累計投放精准幫扶貸款734億元,向省內12個幫促縣投放貸款增速高於全行貸款增速,助力全省促進共同富裕。

四、圍繞區域協調發展,支持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

提升站位,堅決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及黨中央交辦的專項任務。

全力服務國家戰略。全力支持國家和省內規劃的標志性重大工程和基礎性重點項目。連續5年開展“長江行”活動,支持長江流域防災減災、生態環境保護和民生改善等領域項目近百個,長江大保護貸款佔全行貸款比重達47%。

全力完成各項專項任務。堅決貫徹總行黨委部署要求,扎實推進“三大工程”,高質量完成“城中村”專項借款投放工作,推動“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保障性住房項目,分別在南京和蘇州順利落地。

全力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聚焦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主動融合區域發展戰略,對一些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先期介入,引導商業性金融和社會資本逐步進入,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積極運用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實施,撬動其他銀行融資和社會投資超千億元。

五、圍繞打造金融樣板,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

作為國有政策性銀行,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在強基固本中當好表率。

旗幟鮮明維護政治安全。通過抓黨建,堅持和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著力破解“干的方向”“為什麼干”“誰來干”“干的質效”等問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高質量發展。

久久為功維護資產安全。資產質量是銀行的生命線,確保資產安全,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聚焦“規范、精細、高效”,縱深推進總行“兩化”管理三年行動,著力防控風險,加快改革創新,著力降本提質增效,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科學統籌維護隊伍安全。聚焦“政治過硬”,增強為黨工作的政治自覺、涵養為民服務的家國情懷、堅守為行奉獻的價值追求﹔聚焦“能力過硬”,提升崗位專業能力、改革創新能力、應急攻堅能力。聚焦“作風過硬”,以實干實績選才用才,以嚴管厚愛容才惜才。

守正創新維護文化安全。從戰略高度認識文化安全的作用,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興業。大力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持續推進農發行文化建設。培育和倡導江蘇分行“創新、卓越、執行”特色文化,不斷提振廣大員工干事創業精氣神。

(作者系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江蘇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

(責編:羅知之、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