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资本增持银行股 中小投资者却在打酱油--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银行频道

为何大资本增持银行股 中小投资者却在打酱油

2012年GDP跌破8%,引起各方“围观”,有关中国经济是复苏来临还是衰退继续,又成为讨论的热点。笔者认为,当前市场仍然处于“结构机会来临、行情复苏正近”的启动阶段,诚如是,则投资者在2013年仍有投资机会。
2013年01月31日08:15    来源:证券日报    手机看新闻

  2012年GDP跌破8%,引起各方“围观”,有关中国经济是复苏来临还是衰退继续,又成为讨论的热点。笔者分析认为,2012年年底是中国宏观经济周期增长底、通货膨胀周期底、股市估值底、群体心理底(人气周期底)的交集区。经济增长周期是业绩增长周期的背景、通胀周期是货币政策周期的逆背景、股市估值周期与人气周期基本对应。根据笔者股市量化预测模型的五大要素,即政策取向、总体业绩水平、股票供求关系、股市估值结构及总水平、群体心理或人气周期来看,2012年底确实也是新经济(310358,基金吧)周期、新人气周期的起点。如果这时推出鼓励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就会用力小而绩效大。

  经济运行情况仍有规律可循

  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政策要“逆”周期调整,这似乎有“与天斗”的味道,如果真的这样逆经济潮流而行,政策实施的效果未必好。中国人的智慧是不与天斗、顺其自然、顺天而行,顺天而行的最大前提是政策的动作要与周期运行的位置对称。在政策的意中,只有合乎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人气规律的政策才能代价最少,效果最好。由于不同规律间有先后、有明暗,政策目标选择、政策组合选择就会比预先设计的更难。

  同时,经济是分不同层面的,即有经济的、货币和资本的不同层面;政策也是分层的,有直接作用于宏观经济周期的、有直接作用于货币周期的,也有直接作用于资本市场周期的,还有政策目标是经济,但政策效果是货币或资本市场的,即政策目标与政策效果之间出现错配。

  这样,我们应会发现,由于经济结构与政策结构的多层关系,经济规律间、政策组合间、政策目标与政策效果间,政策效果与具体利益群体心理间会出现对应、无应、相应、相乘、相欺、相除等多种关系,宏观调控效果就会出现政策目标间存在非对称的复杂的关系。由于群体心理已经介入对经济周期、资本市场的“运行”过程,在经济、货币、资本市场不同层面的政策,就会与群体心理形成多重的交互关系。因此,事实上,经济运行过程中,既有客观的经济、货币、资本市场的运行,也有国际资本、国家资本、机构资本和居民群体为代表的利益主体的主观心理作用和具体行为的交织。如果我们抽象来看,则至少有向上与向下的几十种力量组合情况,其表现的现象就会错综复杂,因此,要预测说某时为经济运行或股市行情的底或顶,这会十分危险。根据目前的理论水平,人类对经济运行的时间与位置的判断无能为力,这也是西方某些学派提倡只有“市场是对的”的无奈之举。

  虽然分析市场运行的位置是危险的,但我们也不要为眼花缭乱的现象所迷惑。所有现象,必然有隐藏于其后面的规律;所有规律,其最后的表现必然是至简至易的。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只要有足够大的交易数据,根据现在的统计学水平,仍然会统计出经济运行的基本的波动规律或方向,即使这种波动有时是正向客观反映了经济运行的情况,有时是颠倒反映了经济运行的情况。比如,2001年中至2005年年中,经济运行因对外开放红利而业绩在增长,但股市却因为政策性利空造成群体心理恐慌,行情持续下跌,这是典型的政策性利空恐慌导致经济运行与股市错配的情况。2005年年中到2007年年中,在对外开放红利、汇率改革红利、股权改革红利的共同作用下,在群体乐观情绪的配合下,出现了中国A股有史以来的大牛市,在业绩、供求的利好作用下,群体过度乐观情绪,甚至在半年多时间内,直接对冲了政策性利空的压力,一直将股市推进到业绩无法对应的高峰。

  五因素左右经济与股市关系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跌破8%,股市却在年底出现了强力反弹。这是因为,群体心理是市场客户存在的主观直观力量,这种直观力量已经预期2013年年中世界经济会正式“复苏”,外部经济的复苏和内部经济因“城镇化”建设而形成的对去库存结束和业绩好转的期待,群体集体的偏向乐观的期待,加上政策利好,根据笔者通过国家政策、总体业绩、股市供求关系、市场估值与群体心理五大因素相互关系作用模型分析,经济运行与股市运行的关系是:如果股市供求平衡、市场估值处于底部时,经济增长、业绩上升时,股市就会反弹;如果业绩预期增长、股市供求平衡、市场估值偏低、政策取向利好时,股市就会持续反弹;如果业绩预期增长、股市供求平衡、市场估值偏低、政策取向利好、群体心理与政策取向一致时,股市就会牛市;如果业绩预期增长、股市供大于求、市场估值较高、政策取向利空、群体心理悲观时,就会出现熊市。2009年5月直到2012年11月,股市下跌就是这几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这些组合看似很复杂,只要投资者抓住影响股市运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抓住股市的大方向,五大力量的组织中,公司业绩增长总水平和股票的供求关系,是决定股市行情椭圆运行的两大焦点或核心,其它要素在一定时期内都是围绕这两大焦点运行。当前股市的强反弹,就是因为对未来新政策下业绩增长的乐观预期,同时IPO堰塞湖的逐步破解,对以 QFII为代表的国际资本的开放力度的加大,股市供求关系从供大于求逐步向供求弱平衡转变。

  政策红利推动2013年股市

  新年前后,经济学家们仍然争论2013年经济增长是高低水平的问题,但投资者却看中的是在当下相对低估值的背景下,如果业绩不再变坏而股票供求关系从失衡到平衡过程中机会。因此,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政策喊话或“呼吁”,投资者群体开始响应,但不同投资者群体的响应程度仍然不一样。国际资本经过“路演”的沟通,加上有关额度的大开放,已经逐步加大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但投资力度与其已经取得的可投的额度仍然差距不少,说明国际资本虽然看好低估的大盘蓝筹股,但对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心存疑问。国家资本虽然在加持银行股,但主要银行本身就是国家资本自家的,这种增持有些“回购”的意味,表示市场估值与国家资本的自家估值间出现了“错配”。国家资本最了解国有银行的价值,理论上讲,国家资本在增持时,市场群体应当立即跟进,但经常会出现国家资本增持时,市场投资者在打酱油的观望状态,直到整体供求关系好转时,投资者才会后知后觉地介入,当然投资者也有自己的讲法,说这种与国家资本的时间“错位”,是“右肩投资”。

  机构投资者,在这次行情反弹中也是后知后觉者,在行情反弹前过度悲观情绪,导致了对市场感觉的“脱敏”,特别是对监管机构持续的利好政策“脱敏”,结果是国际资本在2005年后,又一次捷足先登,多数机构投资者却又一次成为后知后觉者。

  当然,如果国际资本、国家资本、机构资本和广大散户投资者间对未来市场发展还没有达成“共识”,有关股市利好的政策红利就没有消化完,调整供求关系和提高业绩的政策红利还会在股市中漫延。笔者认为,当前市场仍然处于“结构机会来临、行情复苏正近”的启动阶段,诚如是,则投资者在2013年仍有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曹华、朱瑶)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