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位于广西西部,地处右江河谷腹地,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发动著名的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全县共有9镇1乡167个自然村(街、社区),7.88万户农户,43万人。2012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12亿元,同比增长12.5%;财政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33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6551元,同比增长21%。
为贯彻落实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的重要指示,在全国人大农委、财政部、中央各金融部门配套政策的支持下,田东开启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破冰之旅”。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田东县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服务覆盖了全部乡村,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运行外部环境显著改善,农村群众的金融素质及所享受到金融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发生明显变化,推动田东县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了大跨越发展。2011年12月获批“国家级农村改革实验区”。
主要措施及成效
机构体系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先后组建了一家村镇银行和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大型银行和邮储银行组织架构及业务流程的改造顺利推进;田东县财政出资成立了助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引进成立了1家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田东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农发行、工行、农行、建行、邮储银行分支机构、农商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9家,营业网点45个,分别比改革前增加了3家、4个,覆盖了全部乡镇,银行业机构门类居广西县域第一。
惠农信贷政策支撑作用明显。至2013年3月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66.9亿元、46.29亿元,比改革试点前增幅均在190%以上。各项贷款余额从2007年的20.38亿元增长到2012年12月末的62.56亿元,是试点初期的2.71倍。信贷投放力度的增大,有力推动田东县实现经济发展水平的大跨越。近四年田东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速分别达20%、27%、27.8%和21%,其中2009年在广西县域科学发展综合评比的排名由2008年第78位上升至2009年第6位,2011年位列西部百强县第94位。
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日趋丰富。监管部门持续指导、协调、推进金融机构开展符合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金融创新,深入推进“三大工程”,田东县政府联合百色银监分局出台了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意见,贷款的可得性、满意度和服务的便利性明显提高。各涉农银行以授信为基础、综合发挥贷款证和银行卡的载体功能,推行持“卡”领“证”,并运用“公司+基地+农户”、“小农户+小贷款+小保险”等信贷投放模式,大力发放农户贷款。其中:田东农商行累计发放贷款证29610本、桂盛卡12万张、信祥卡600张,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共8笔、金额2860万元,其创新的“农贷易”特色金融产品被中国银行业协会评为“2012年服务小企业及三农十佳特色金融产品”;农行累计发放惠农卡7.12万张、授信金额1.8亿元,覆盖了各乡镇和行政村,对农户覆盖面达94.66%;村镇银行以联保、互保方式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社员153户、累放贷款6894万元,其中为鸿祥资金互助社授信100万元。田东县政府联合百色银监分局探索在行政村设立“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室的“农金村办”金融服务模式,多层次探索解决行政村金融服务缺失和不足的问题。目前已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室”42个,累计向 10422 户农户发放贷款37334万元。到2013年3月底,全县有贷款的农户约1.87万户、贷款余额10.69 亿元,比改革试点前增加0.55万户、8.35亿元,农户贷款需求满足率达到91%;小微企业贷款141户、金额 12.98 亿元,比改革试点前增加70户、9.23亿元。
金融服务便利度显著增强。各金融机构积极引入现代化金融服务手段,试点以来新安装ATM机55台(其中在乡镇16台)、POS机671台、转账电话821 部,实现了转账支付电话“村村通”、ATM机乡镇全覆盖,电子服务器具总量和人均量在广西县域居于首位。积极配合推进支付体系建设,全县34个银行业网点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在广西率先实现“乡镇级金融网点跨行资金汇划乡乡通”。
农村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一是金融机构信贷支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以农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要力量,农发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为重要补充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二是适应县域和“三农”特点的组织架构及机制不断完善。农业银行专门设立了“三农事业部”,专司县域涉农金融服务,农村商业银行设立了金融超市,并分别成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受理中心和个人信贷业务受理中心。三是实施了县域新增存款用于当地的政策试点,避免资金外流,更好地满足了当地农户和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四是以“信用村”、“信用户”为突破口,各银行机构优化贷款受理和审批流程,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了授信审批效率。五是政银企(农)的沟通协调合作逐步常态化,政银企合作成效显著。
(六)金融运行外部环境大改变。试点以来,田东县积极推进“诚信田东”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已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系统,信息采集实现了对全县农户的全覆盖,实现了林权、计生、公安等非银行信息的共享。2011年10月田东县被评为广西第一个“信用县”,也是全国第一个信用县。2012年田东县成立了“农村产权综合交易服务中心”,负责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的登记、评估、流转工作,根据已登记产权质押融资贷款1.29亿元。协调各金融机构大力配合推进“金融知识进农家”活动,农民群众的金融素质得到明显提升。2009年成立的助农融资担保公司至今年3月末,已受理申请业务206笔,申请担保金额12000万元,实际担保110笔,担保金额7230万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支农杠杆作用,田东县先后开展了农房和甘蔗、香蕉、水稻、竹子种植保险试点工作,累计赔付1006.5万元,2012年获评中国“农业保险示范县”。田东县还建立了农村金融风险补偿与奖励机制,有效分散农业生产和涉农贷款风险。田东县制定了《田东县农村金融发展规划》,并充分发挥行政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落实,有效构建起长效机制。
下一步工作
推动大型银行、邮储银行分支机构经营重心下沉,进一步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特点的业务经营及管理模式。
结合田东县仍有31个贫困村的实际,我们将进一步探索金融改革与扶贫工作的结合点,大力推进“三大工程”,充分发挥“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室”作用,力争在推进田东县两翼山区和河谷地区金融服务的均等化上取得新突破。
田东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相对较低,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借贷规模不大,金融需求结构分散、需求主体信贷承载能力有限。结合田东县正实施农村改革实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有利契机,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改革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的有效路子,大力推进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抵质押品,积极做好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村集体经济的配套金融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