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放开人身险预定利率 未来保险产品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保险频道

保监会放开人身险预定利率 未来保险产品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

2013年08月02日15:25    来源:人民网-保险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月2日电(张文婷)今天,中国保监会宣布经国务院批准,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改革正式启动,新政策将放开人身保险预定利率,定价权交给保险公司和市场,将不再执行长达14年之久的2.5%上限限制;新发产品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不得高于保单预定利率和3.5%的小者。新费率政策从8月5日起实施。

费率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放开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将定价权交给公司和市场,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不再执行2.5%的上限限制;

二是明确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息标准,强化准备金和偿付能力监管约束,防范经营风险。改革后新签发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不得高于保单预定利率和3.5%的小者。

普通人身险费率改革配套措施:

为保障改革顺利实施,保监会同时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监管措施:

一是对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养老业务实施差别化的准备金评估利率,允许养老年金等业务的准备金评估利率最高上浮15%,支持发展养老保险业务。

二是适当降低长期人身保险业务中风险保额相关的最低资本要求,鼓励和支持发展风险保障业务。预计将释放寿险行业资本占用约200亿元,释放的资本可支持发展新业务4000亿元。

三是在控制费用总水平、消费者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由保险公司自主确定佣金水平,优化费用支付结构,促进风险保障业务发展。

四是进一步规范总精算师的任职和履历,明确总精算师责任,发挥精算专业力量在费率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五是加强人身保险头款和保险费率的管理,将偿付能力状况作为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审批、备案的重要依据,并根据预定利率是否高于规定的评估利率上限,分别采取审批、备案方式进行管理。

基本思路:放开前端,管住后端

据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袁序成表示,基本思路是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即前端的产品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后端的准备金评估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一篮子资产”的收益率和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综合确定。

未来保险产品将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

据业内专家介绍,放开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意味着保险产品可通过降价或增加保险条款利益的方式回馈客户,预计未来保险市场的产品形态或趋向于个性化与多样化。但从目前的保费结构来看,对于行业的整体影响应该不大。

 

(责编:张文婷、乔雪峰)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