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1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其对经济形势改善更有信心,但与此同时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担忧亦有所加重。业内人士预计今年CPI同比将进入上行周期,老百姓需开始掂量手中的货币成色。
央行报告显示,2012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9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8%。这一数字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1/4,为美国的1.5倍。
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回应称,一方面,高储蓄国家和低储蓄国家的广义货币占GDP的比重不一样,中国是高储蓄国家,因此M2占GDP比重高。另一方面,在间接融资占比高的情况下,广义货币占GDP的比重就高,美国是典型的直接融资发达的国家,而中国间接融资比重大。因此,并不主张将广义货币与GDP做简单比较。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分析认为,货币供应量确实是偏多的,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削弱了央行对货币供应的掌控。
“现在的钱真是不值钱了”,“进一趟菜场没有百来块钱根本买不了多少东西”,不少老百姓感叹手中的人民币购买力不再“坚挺”。
“老百姓对资产越来越敏感,要让老百姓安心,需要给他们一个稳定的预期。”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建议,央行应为物价稳定建立一个恰当的保障机制,否则老百姓无论怎么配置资产都是徒劳。
报告还显示,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13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173亿美元,这也是资本和金融项目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资本项目首次出现年度逆差。反映在过去一年中,中国总体面临资金流出的压力。
剖析资本流出的原因,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分析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国人转移资产到海外、资金汇出,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二是人民币贬值预期影响市场时,或者当经济前景较为疲弱时,资金外流增加,这种周期性的流动加剧了潜在的结构性流出;三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表示欢迎资本及金融项目逆差与经常项目顺差的收支格局,这或将是本年度外汇储备的政策目标之一。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只要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持续恢复,恐慌性资本外逃不会出现,预计今年中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将出现小幅顺差,同时人民币将再次面临升值压力。
此外,第四季度数据显示,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从第三季度520亿美元缩窄到140亿美元。这意味着进入2013年,资本流出已经放缓,整体资本和金融账户恢复到了略微盈余的状态。 有之炘王原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