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银行”噱头大于实质
4月份的一天,记者从央视新闻上看到报道说,某国内珠宝商筹划建“翡翠银行”。乍听新鲜,其实早已有之。
此前,曾有商家推出“ 翡翠银行”业务,说消费者在商家选购高档翡翠,相当于银行储蓄业务,标的物翡翠即为 “银行存折”。当届满一年周期后,消费者可凭这个“存折”,前往商家,按照购买价兑现本金,并领取利息,利率约为5%。
此外,还有商家推出的“翡翠银行”规定,购买品牌翡翠可享受“翡翠银行”增值服务:购物满1年,退货可享受购买价10 5%退款;购物满两年,退货可享受购买价110%退款;购物满3年,退货可享受购买价115%退款。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唐山曾有一家“翡翠银行”,称凡在该商家购买价值3万元以上的翡翠,3年内五洲金行可按购买价的80%回购;3年以后按购买价回购;6年以后按购买价的120%回购。
然而,不难发现,形形色色的“翡翠银行”都要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能否保证消费者顺利完成退货,并获得收益。此外,是否会有其他附加条件?
记者在采访某业内人士时,对方表示,“翡翠银行”属于概念炒作,真正实施的可能性很小,目前翡翠市场疲软,他们只能通过创造概念来求翡翠价格反弹。毕竟,翡翠就是石头而已,价格之所以高,完全是炒概念的结果。多年来,翡翠价格已经涨了上百倍,再加上中国没有翡翠产地,都是缅甸产的,近年来缅甸政府又限制翡翠开采,甚至禁止毛料出口,因此就导致了从源头上的翡翠价格上涨。除了高端翡翠价格上涨了四五百倍之外,中端翡翠上涨了几十倍,即使低端翡翠也上涨了若干倍。
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纵观国内资本市场,金价神话被打破,房产限购政策多,股市、基金等领域缺少提振因素。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GDP等数据较大幅度低于市场预期,安邦等知名咨询机构明确表示,中国经济已经显露“弱衰退”苗头。
有专家评论说,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加深,翡翠玉石等投资领域泡沫尽显,很多翡翠玉石标价过高,往往脱离了其原本价值。曾先生所遇到的这种情况,应该是翡翠玉石商面对市场价格高、销量低的情况,担忧卖不出去,所以才通过私人会所拍卖的形式进行销售,因为相对于公开拍卖,这样可以在税费和成本上有较大节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