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使用助推企业"走出去" 银行面临挑战--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人民币跨境使用助推企业"走出去" 银行面临挑战

2013年05月15日10:33    来源:金融时报    手机看新闻

  近年来,人民币跨境结算方面的长足进步使得中资企业“走出去”进入了新的阶段,而商业银行的跨境业务也需要匹配这一新趋势,创新自身业务,抓住难得机遇,促进转型发展。

  “走出去”的新特征从宏观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发展情况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企业的对外贸易、工程承包、跨境投资、海外并购等全球化经营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近几年,在海外发展的企业一个重要感触就是人民币跨境使用和境外流通更加顺畅了。

  目前,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一方面,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中的使用已面临比较少限制,人民币跨境融资、证券投资初步开展。未来几年,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这些因素的协调配合、相互促进下,人民币的跨境流通将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人民币境外流通已初具规模。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已具雏形,人民币存款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产品涵盖存贷款、股票、债权、基金、保险、黄金、结构性理财、衍生金融工具等品种;英国已经迈出了建立离岸人民币中心实质性的一步;台湾、新加坡、法国、卢森堡等积极期待成为下一个离岸人民币中心。这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为商业银行开展全球服务提供了良好基础。

  在人民币国际化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基础的同时,企业“走出去”形式也更趋多元化。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进出口贸易、对外劳务和工程承包、股权投资、项目投资、兼并收购、境外上市、建立国际营销网络等多元化“走出去”格局;“走出去”的各种方式之间关联性增强,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成为国际贸易增长不可或缺的促进因素;企业“走出去”金融需求更广泛,囊括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性融资、直接融资、国际组织基金等,都对中国商业银行开展全球网络布局有着较高需求。

  拓展全球化视野虽然“走出去”迫切需要更多商业银行的参与和支持,但现在商业银行也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矛盾,比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金融脱媒。当前,社会融资形式和结构正发生着巨大变化,非信贷融资手段不断丰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达到15.76万亿元,比2002年的1.9万亿元增长逾7倍。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2.25万亿元,占比由2003年的1.47%上升至14.28%;而以人民币贷款为主的银行融资规模则大幅下降,占比由2002年的96%下降至52.03%。

  事实上,转型与“走出去”对于银行来说具有统一的着眼点。社会融资模式的发展演化将进一步促动利率市场化进程、促动建立多层次竞争性的金融体系、促动企业融资渠道的全球化,而商业银行面临这一系列的新变化,也需要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以更加开阔的全球化视野来支持社会融资结构调整也应该成为商业银行转型路径中的重要一条。

  在日前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主办、招商银行独家承办的“2013跨境人民币业务高峰论坛”上,招商银行副行长唐志宏就表示,随着境外企业和金融机构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不断增加,其资产保值增值需求将迅速增长,中资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出银行自身在资金、信用、渠道、IT技术以及本币经营等方面的先天优势,不断开展产品创新,为企业的全球化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跨境金融服务支持;同时还应积极关注企业在境外端的交易对手、开户银行的相关需求,将跨境金融相关的结算、清算、融资、拆放和货币兑换等基础性产品以及配套的在线增值服务延伸至境外,致力于为跨境贸易双方提供便捷的、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既可以作为跨境类投资工具的发行者,创新推出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和投资产品,也可以作为机构投资者和代理人来积极参与投资交易活动,甚至可以凭借雄厚的本币资金实力而成为市场的主要做市商,从而在跨境综合服务领域建立起中国银行业的特色品牌。

  首要课题是渠道和风控随着企业“走出去”、人民币“走出去”进程的加快推进,中资金融机构将面对跟随企业“走出去”及由此带来的跨境服务网络和渠道的建设问题。要想把握这些业务机会,业内专家认为,中资金融机构应积极拓展多元化的跨境服务渠道:首先应积极拓展贸易结算与清算渠道,为市场资金的自由汇划提供便利;其次应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跨境资金拆放渠道与购售渠道,以增强自身在跨境市场的资金筹集与运用能力;再次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逐步构建金融衍生品和投资品的交易渠道,以推动离岸人民币交易市场的建立,通过多视野、全方位地拓展渠道,形成顺畅高效的业务网络,为跨境金融服务增添动力。

  除了积极寻求境外代理行合作之外,中资金融机构更要做好自身海外机构的布局,特别是与我国经济重合度较高、对于人民币接受意愿强烈的国家以及国际金融服务能力较强的地区,通过兼并收购或者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不断扩大服务网络的覆盖范围。

  在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同时,金融机构还应积极关注全球化经营所带来的输入型风险,并不断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对此,唐志宏称:“一是在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开拓市场的同时,积极配合各项监管措施的有效实施,为企业全球化经营和人民币国际化运用的健康发展、培育良性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而提供有力的支持。二是加强同业间交流与合作,兼顾业务成长性与安全性,共同开拓新兴业务领域,实现共赢。” 薛亮

(来源:金融时报)


相关专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