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嘉宾(左二至右)
海通证券董事长 王开国
上海国际信托董事长 潘卫东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万 放
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
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 卫 哲
主持人(左一)
东方卫视首席主播 袁 鸣
由富国基金主办的第六届富国论坛:聚焦新格局下的金融业改革与创新,5月17日在上海举行。富国论坛始自2002年,每两年举办一次。秉承高品质、权威性、务实性、互动性原则,富国论坛已成为金融行业内交流、探讨的平台。来自银行、券商、保险、信托等近35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研部副主任顾铭德、海通证券董事长王开国、上海国际信托董事长潘卫东、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万放、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富国基金董事长陈敏、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等业内巨擘在本届论坛发表了精辟观点。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则认为,从GDP等数据来看,中国企业单纯靠要素增长,通过投入要素来获得经济效应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医疗、教育、体育和养老等产业,可能会成为中国新一代的新兴产业。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研部副主任顾铭德指出,未来中国将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加速,而金融多元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指出,未来金融改革仍将围绕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等方面展开,下一轮牛市或是流动性牛市。
富国基金董事长陈敏在开幕演讲中指出,金融业应该在融合中寻找机会,在发展中决定战略,在创新中树立自己的特色,在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目标。
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则强调,金融业混业竞争时代各家比拼的是“集客能力”和产品加工能力;拓展“集客能力”可借鉴零售业及互联网新渠道的优势,实现打通。
(文/高峰)
圆桌
对话
变革时代,金融业互动实现共赢
主持人:当前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似乎渐成趋势,对于券商、基金、信托、保险等各金融行业来说,目前各自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卫哲:20多年前万国证券就是典型的混业经营模式,产生了一个弊端:混业往往不专业。现在我们重提混业,首先要保持专业的核心。金融真正的能力是产品的加工能力,而产品的加工能力实际上是创新。
潘卫东:从信托业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我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创新。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归属的地方,我们的手段就是创新,以最优惠的一个结构来做最好的一个产品。我们的公司都是自己卖产品,所以我们有自己的客户群,我们整个财富产品往高端,往家族发展,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增长。
窦玉明:新基金法通过之后,基金业比较大的变局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大放开参与对象,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私募都可以来做公募基金的业务;二是基金业也可以开辟新的业务,原来只能允许投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债券,未来还可以投PE、信托、债权。短期来看,基金业利润会受到挤压,但未来能够活下来的公司要么是规模足够大,要么是做得足够专业。
主持人:有一段时间,大家觉得基金和信托之间会争得比较激烈,但现在发现他们似乎没有针锋相对,相反券商和信托的很多竞争已经展开,券商的优势在那里?
王开国:去年说券商能做银行的业务,信托公司很紧张,券商也确实分享了原来信托做的一部分业务,但去年以来信托本身的增长远远比券商增长快,信托是最灵活的。只要找准了自己的定位都可以做得很好,人最怕的是什么都做,他认为他什么都强,结果什么都不强,他应该有他的特长,这样就可以做得好,他在某一个领域做得很好就可以生存。
潘卫东:信托全行业去年700多亿利润,去年是7万亿规模,所以信托除了做通道业务以外,而且还要发展自己的能力,有些领域我们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说房地产,这个领域很敏感,但是并不是没有机会,信托公司在这里面做很多的产品设计,当然作为要符合健康发展的原则。信托业去年包括一季度那么好的增长,其实跟我们选择定位有关系。
主持人:按照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减少管制这样一个思路来看,未来基金行业如何发展?
窦玉明:我想在未来竞争情况下,还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基金公司跟台上的嘉宾我们是上下游的关系,保险公司是我们的大客户,大家以上下游关系为主,竞争是其次。对富国来讲,我们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把它做好,所以我们做减法。
主持人:请问万总,平安集团本身体系非常完整,所以是不是您没必要跟其他金融机构玩了?
万放:平安有全中国最全的金融牌照,但是像刚才提的一样,这个市场足够大,其实我们都是全方位的合作,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处于一个最市场的前端,如果你全部是内循环的话,你未来发展的方向会变得越来越僵化。无论你拥有全市场最全的牌照,你凭自己的能力去做,我的判断是谁能给我带来最大的收益我就找谁。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