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日发布的《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3)N o.3》表示,2013年中国产业竞争力仍将处上升阶段,但是当前中国产业的技术竞争力不强,部分传统产业竞争优势下降,建议有关方面高度重视相关产业的产业安全问题。
该研究所研究员、报告主编张其仔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尽管2013年中国产业竞争力总体上仍将有所提高,中国在全球产品空间中的位置也将延续从边缘向中心地带移动的趋势,但是影响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不利因素值得高度关注。
一方面,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正处于调整期。从产品空间结构看,发达国家的产品空间结构出现了一种“专业能力极化”现象,就是其优势越来越集中于部分有优势的产品,形成价值关联很强、体系效应明显的产品集群。金融危机后,一些发达的产品空间结构更进一步趋于中心化,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不仅会出现在部分高技术领域,而且将延伸到中等技术市场。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扩散和产品的成熟,一些原来处于中心位置的产品会被边缘化,支撑一国经济增长的能力就会下降。当一国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集中到特定的产品群之后,一个国家要继续维持稳定增长,就必须发展新的能力,不断地创造新产品,但目前发达国家创新能力有限。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一些发达国家实施了再工业化的战略,企业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推动制造业的回归,但实施的结果,是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出现逆向化的趋势,与中国争夺市场。在这方面,美国最为突出。
张其仔说,中国这几年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的相对比较优势下降,竞争力下降明显,对进口的依赖越来越大。这固然有中国调整和优化出口结构的原因,但对部分产品而言,它反映的是潜在竞争优势的下降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的强化。面对这种形势,从长远看,中国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替代;短期内,中国需要通过实现进口的多元化来确保产业安全,需要建立一种与中国长期资源供给能力相适应的资源类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价格机制,提高中国资源的潜在支撑能力。(方烨)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