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称将着力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提升使用管理水平
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首次实现4%的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随着财政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用好管好教育经费的任务更突出,要求更迫切,社会关注度更高。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必须把2万亿元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用好,让人民满意。
近日,教育部启动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当前,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如: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间、区域间投入水平差距明显,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需进一步保障;各领域、各环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费使用管理不规范现象,一些地方义务教育学校虚报人数、部分中职学校冒领补助资金、个别高校科研人员贪污科研经费等,严重损害了教育形象,影响了事业发展。进一步优化投入结构,加强经费监管,用好管好每一分钱,让人民群众放心,让广大师生受益,成为当前一个阶段非常紧迫的任务。
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重点在地方。每年2万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中,中央支出约4000亿元,所占比重不到20%,其中还有约2/3是转移支付给地方的。要想用好管好教育经费,中央和地方必须共同努力,其中大部分的经费管理责任在地方。各省要在年底前对辖区内各市县、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工作落实细致、效果好的予以通报表扬,在全省范围内总结推广其经验;对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进度滞缓、管理问题多的,要提出批评,督促其改进工作。
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强调,4%来之不易,必须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突出着力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这两个重点。要落实“四个倾斜”,即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倾斜。经费投入不能“碎片化”,要“花钱买机制”,要像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本科院校生均拨款制度一样,推动建立保障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
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管理有章可循。二是加强监管,促进经费使用管理严格、规范。三是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提升经费使用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记者吴晶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