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优:调结构化风险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稳中亦有忧。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蕴含的隐患和风险需充分重视:经济放缓压力之下,产能过剩等“顽疾”当前越发突出;而地方债务风险、影子银行等隐患也在积累;财政收入下滑比较明显。中国在坚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
中国经济正处于重要转型期。下大力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失时机调整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化解风险、进行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调结构看似是做减法,最终目的是为了做加法。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越早越主动,越晚越剧烈。
进入6月下旬,“钱荒”现象让中国金融界的隐患暴露无遗。“这次中央对‘钱荒’的处理方式,给金融业敲响了警钟。中国金融业必须去杠杆化,优化内部结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王军说。
哈继铭认为,央行应对这次金融市场的波动没有“火上浇油”,也不是“雪中送炭”,就是让银行间市场吸取道德风险的教训,让机构吃一堑长一智。由此银行方面会更谨慎。银行会考虑手里留有余地,而且会更加适应整体的货币政策基调。
金融领域如此,实体经济中的隐忧也在浮现。当前我国一些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部分行业处在行业性整体亏损状态,甚至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未能幸免。产能过剩不仅造成企业效益急剧下降,而且加剧经济运行的风险,必须及时加以有效引导、抑制和化解。
不过,即便面对较大经济下行压力,国家上半年采取的宏观调控举措中始终坚持“有保有压”,对落后产能、低效能的行业并未“网开一面”,严格控制地方盲目投资扩产能的冲动,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而我国一系列切实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政策目前已完成调研,正处在最后酝酿阶段。
如果说调整结构是化解风险的必由之道,那么调整结构也是催生创业、发掘经济增长点的良机。
“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在5月底新成立的物流创新公司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司由马云担任董事长,计划首期投资人民币1000亿元,以此来撬动我国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
“菜鸟网络”,正是当今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经济寻找新增长方式的一个亮点。
“谁调整得快,谁就能抓住先机。”张立群也表示,经过金融危机后的几年调整,当前我国东部地区一些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企业数量在增加,新的经济亮点正在孕育形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