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前行的出口企业
步入新的一年,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以及“开拓市场”“转型升级”的呼声依然不绝于耳。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黄少卿分析,外贸的贡献更应该体现在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上,而不仅限于增长数量或速度的贡献上。“一方面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出口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另一方面进口更多高技术,通过贸易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质量。这才是努力的方向。”
然而,这条突破之路前途曲折依然。以纺织行业为例,出口总量在上升,盈利却在减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指出,服装出口尽管增速为正,但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持续下滑,表明这个行业依然处于价值链低端。
与此同时,还有业内人士反映外贸企业遇到的困局并非单纯的“外需疲软”。一达通副总经理肖锋告诉记者:“从表面看是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外部需求疲软,但其实有着诸多深层次问题。很多一般贸易,尤其是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领域其实并不缺少订单,但是企业缺少贸易金融服务,不敢接单。”
虽然决策层明确表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向和决心,但政策落地的效果仍有待观察。肖锋建议,可以借助市场化的进出口外包平台,“化零为整”整合贸易金融资源。
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