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涉奢”上市公司叹“同质不同命”【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多家“涉奢”上市公司叹“同质不同命”【2】

2013年01月13日11:45    来源:证券日报    手机看新闻

“入奢”难因缺历史积淀

为何说国内无奢侈品品牌呢?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国内的品牌缺乏历史积淀。

据一位经营珍珠为主的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并没有一家被消费者认同的珍珠品牌,在山下湖当地有上百家的品牌,珍珠产品都是真品,这样的话,只能打价格战。

此外,奢侈品概念上市公司中,东方金钰、老凤祥、潮宏基、明牌珠宝和千足珍珠都是经营珠宝首饰等奢侈品类产品,但从品牌来讲还无法赶超周生生、周大福等香港品牌。

有经营高端商场内部人士向记者谈到:“国内商场的珠宝品牌多为周生生、周大福这类的香港品牌为主,国内的品牌则很少。”

国内消费者真的“崇洋媚外”吗?“从小到大已经习惯用国外品牌了,从未考虑买国内品牌。”有消费者对记者回答时表示,我也知道国内品牌的产品并不差,但已经习惯买国外品牌了。

“当前国内消费者片面的消费观念所致,因为在其心中奢侈品与欧洲品牌对等,其难以接受国产奢侈品。”高博轩还想记者解释道,国内奢侈品品牌知名度、产品设计方面均难以与欧洲品牌抗衡,鲜被消费者知晓并购买。

“国内消费者认定国外的产品就比国内的好,即使这个产品的质量赶不上国内品牌生产的,而且产地还是在国内,但只要贴上国外的品牌就有人买。这种消费观念不改,对国内品牌来说是个难点。”一位国内知名品牌服装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谈到,希望国内消费者能多关注下国内品牌的服装。

广东省内最具竞争力的高端百货零售商广州友谊内部人士向记者感叹道:“目前,国内服装品牌开发转好,有些国内生产的男装和女装品牌在商场销售较好,服装品质也不比国际一线服装差,只要持之以恒,经过一段历史的沉淀,将很可能会成为国内奢侈品牌。”

该人士认为,国外的奢侈品品牌大多是历经百年,如LV更是把箱包经营到极致。“打造奢侈品品牌并不容易,需要完整的产业链,从研发、设计、监控、包装到推广等各个步骤都需要精心的打磨。”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认为:“国内奢侈品概念股前景并不非常值得投资者期待,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在成长为奢侈品第一消费大国,所以诸多国际奢侈品品牌更加看重中国市场,对国内奢侈品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已列入奢侈品概念股的相关企业自身发展并不出彩。当前国内鲜有行业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国内各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陈健)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