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也通互联网
奥迪、福特、丰田等八大汽车制造商“集体”进军国际消费电子展,100多家企业展示了与智能汽车有关的产品与服务,比如更优质的信息系统、车载娱乐等。
除了奥迪和丰田在展会前高调透露将推出配备感应器、嵌入式摄像头和卫星定位系统的自动驾驶汽车外,其他公司发布的“联网汽车”同样大出风头。这些接入互联网的智能汽车可以更有效地监控汽车的性能、提高导航能力,并能够帮助司机对汽车进行必要的维护。
此外,智能汽车与互联网相连后,还可以实现与智能手机同步,将更多的应用、语音控制和娱乐功能嵌合在仪表盘上。集成了谷歌地球和谷歌地图数据的奥迪多媒体交互系统,可以让驾乘者通过这个汽车的“中枢神经”,操控汽车里的每个电子设备。
这迎合了消费者“多合一”的需求,体现了各电子产品“跨界”融合的行业趋势。
电视冲顶“超高清”
为了让人们在正常距离内观看超大荧屏电视能达到最佳收视效果,在今年的展会上,各家电视企业上演了一幕“解析度大战”。
超高清电视拥有4倍于高清平板电视的解析度,也被称为4K电视。在海信、TCL、LG、康佳、索尼、夏普、三星等公司的展台上,随处可见大大的“4K”的字样,夏普更在展会上推出一台“8K”标准的超高清电视,达到3200万像素,即使站在屏幕前咫尺之遥的地方,仍然感觉不到像素点,吸引了许多来宾驻足欣赏,一些人还与之合影留念。
除了超高清的智能电视外,松下公司还发布了一款4K分辨率、搭载Windows 8操作系统的超高清平板电脑。
不过,一些参展商也不讳言,目前仍有两大瓶颈制约着超高清电视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其一,由于超高清电视所需新型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至今仍然很低,使超高清电视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其二,现在还没有出现支持4K超高清电视的视频内容。超高清电视在短期内无法在市场上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厂家的高风险投入能否获得高额的回报,也成了一个未知数。
手机竞逐大屏幕
美国消费电子协会在会展期间表示,消费者对电子技术的信心正在不断增加。无论从单个家庭拥有电子产品数量的增长,还是从对经济和行业的贡献来看,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已位居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之首,成为市场上增幅最快的电子产品。
智能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展会上,各款新型智能手机的风格颇为类似,搭载安卓操作系统、四核处理器、1300万像素照相机和1080p的大屏手机扎堆亮相,5.0英寸、5.7英寸的显示屏规格不断刷新着屏幕的尺寸纪录,而华为Ascend Mate采用6.1英寸的屏幕,成为此次展会上最大的一款手机。
智能手机的价格也在走向低廉。英特尔公司在展会期间针对廉价智能手机发布了一款新型的低能耗Atom处理器平台。据英特尔提供的数据,全球廉价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将在2015年达到5亿台。
在中高端的智能手机用户纷纷投入苹果iPhone和三星Galaxy系列机型怀抱的情况下,其他智能手机生产商不惜通过资产重组等“伤筋动骨”的调整,来挽回自家品牌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占有率。去年,索尼公司便以10.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中本来属于爱立信的一半股权,便属于这种模式。索尼高调发布了配备5英寸超高清屏幕、1300万像素摄影功能和具有防水效果的新款智能手机Xperia Z。据了解,索尼已与多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电信运营商签约,今年第一季度便会将Xperia Z推向全球市场。
热展之后冷思考
在今年的拉斯韦加斯,目光瞄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纷纷推出了最新产品,在有着国际消费电子领域“风向标”、国际电子产品贸易“立交桥”之称的消费电子展留下了自己靓丽的身影。联想携40余款新品参展,实现全新人机互动形式的智能桌面Horizon和高端旗舰智能手机K900成为主打产品;华为发布了号称“世界上屏幕最大的智能手机”;中兴通讯则推出了号称“最薄的四核智能手机”Grand S…… 在这场世界知名的消费类电子展上,同台亮相的还有海尔、长虹、海信、TCL等知名中国企业。
但据笔者观察,尽管中国企业正在以矫健的步伐迈向国际市场,但在技术创新、参展模式等方面,与世界一流企业还有距离。
中国的智能产品在大小、薄厚上投入了不小的气力,确实有拿得出手的创新和特色,但还没有走出同质竞争的旧路,不仅缺乏芯片、软件、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产品硬件工艺的竞争力上也有所不足,距离真正研发出足以甩开竞争对手的技术,推出具有市场引导性的产品,树立起富有魅力的品牌形象,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
尽管海尔、中兴、华为等大型企业正在积极尝试本地化,展台上唱主角的解说员已由当地人士担任,展台的风格也越来越有国际特色,但从整体上来看,仍未有中国参展企业像三星、佳能等韩日企业那样举办大型主题展示会,与美国本土企业采取完全相同的方式推介自己的产品、理念和品牌。此外,中国企业在展台规模上虽有很大进步,但仍与国际先进企业存在差距。
在参展技术方面,中国企业还需要努力向更高水平看齐。比如,一些国际企业看到记者对本公司的产品较有兴趣,会用专门的扫描仪在记者胸卡的条形码上轻扫一下,记者的姓名、头衔、邮箱等信息便自动输入系统,今后可以向记者发送更多的企业信息,许多国际企业还把宣传内容微缩进条码,记者用手机一扫便可将材料“打包带走”,而尚未见到中国企业采用这些“智能展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