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收到的是用红纸卷着的5元压岁钱,20年后给出的是几百上千元
春节临近,长辈们已经开始悄悄给儿孙们准备压岁钱。日前,一则关于80后小伙子20年攒下13万元压岁钱首付买房的新闻火爆网络。20年时间已经完成一代人的更迭,对于一些人来说,20年前给自己孩子压岁钱,20年后给自己的孙辈压岁钱。羊城晚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三个家庭,感受这20年来压岁钱的数目和用途发生的巨大变化。
家庭1
20年前———
用零头去买零食
由于父母早早开始做生意,张小姐所得的压岁钱在那个年代早已经超越了那个年代普通人的家庭收入水平。
张小姐的父母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在一般人月平均收入不到100元时,20年前张小姐的压岁钱已经有了惊人的4位数。“爸妈的压岁钱一般在500元左右,一些关系好一点的亲戚会给100元。等到读大学了,父母给的数目反而少了一点,变成了300元,象征性地给一些。”她回忆说,普通亲戚按照熟识程度,给的压岁钱一般从5元到10元、20元不等。此外,由于父母在那个年代还掌握着一点小小的资源,一些生意场上来往“朋友”的压岁钱也给得很大方,巅峰时期张小姐甚至收过1000元带有特殊意味的压岁钱,“在那个年代几乎已经是一笔巨款”。
但是在使用方面,由于并不缺钱,张小姐只是拿点压岁钱的“零碎”去买零食。“我一般都全部上缴,拿点零头当零花钱,数目一般在百元以下。”在她的印象中,剩下的“巨款”被父母以她的名义存了下来,但是究竟这笔钱是不是以她的名义存起来,最后用在哪里,结局是“不了了之”,“反正父母平时一直给零花钱,也没在意”。
20年后———
从小培养孩子财商
20年后,张小姐3岁的女儿开始接收爷爷奶奶和亲戚朋友的压岁钱。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已经从当年的500元变成了3000元。一些比较亲近的亲戚维持在1000元左右,一个春节下来压岁钱数目达到数万元。
在压岁钱的使用和管理上,张小姐觉得特别遗憾的是没从父母身上遗传一些财富基因,导致自己对钱不大重视。因此,对于自己女儿压岁钱的使用她打算找一个理财顾问,给女儿设计一些理财产品,让每年压岁钱的管理伴随女儿成长。
家庭2
20年前———
刚够订两份杂志
20年前,李小姐的压岁钱几乎够不上现在两个人随便下馆子搓一小顿。“亲戚给的最多的就是簇新的5元面值的压岁钱。”她清晰地记得当年的钞票上面是一个炼钢工人,10元压岁钱已经算是大面额的,加上农村走亲戚的压岁钱,最后总数能冲上200元就不错了。至于这笔钱如何支配,她记得当时和父亲说好,基本上都是用在订阅课外读物上,比如《故事大王》、《少年文艺》等等,压岁钱最后转化成了精神财富。
20年后———
存一半用一半投资孩子教育
20年后,当年的压岁钱从“随行就市”开始大幅上涨,当年10元、5元的钞票也几乎10倍、20倍地增长。李小姐沿袭了父亲当年的思路,都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半是用来给孩子买少儿教育险,作为教育基金;另一部分则是用在了孩子的兴趣学习班上。至于孩子平时的零花钱可以随时向家长申请,“专款专用,既让孩子明白钱不能随便乱花,也要让他们放心,这笔钱确实花在他们身上”。
家庭3
20年前———
父母挪用买台冰箱
20年前,孙先生的父亲月收入大约在数百元左右。在他的印象中,一般父母给的压岁钱在20元左右。“记得年龄更小一点,父亲月收入在120元的时候,父亲给的压岁钱只有10块钱,没有现在制作精美的利是封,只用红纸卷一圈包着。”由于亲戚众多,10元、20元地叠加起来,一个春节孙先生的压岁钱能抵上父亲一个月的工资。不过这笔钱孙先生当年不仅不能自由支配,更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存下来,而是被父母“挪用”了去买冰箱。
“自己的压岁钱自己不能用,一开始对父母挺有意见,心里还挺不乐意,但是家里有台冰箱却是一件极为开心的事情。”在那个年代,有台冰箱不仅是极有面子的事,而且夏天还可以买一堆冰棍慢慢吃。
20年后———
做孩子的旅游基金
20年后买家电已经不稀奇,孙先生想都没想过挪用女儿的压岁钱,他9岁的女儿每年收到的压岁钱已经大大超越了当年。“爷爷奶奶每年会给500元,我们会给300元,加上亲戚们至少两三百元的起步,一年有个六七千元不成问题。”孙先生暂时不想让女儿接触这笔钱,因为觉得数额相对比较大,还不到年龄可以自由支配。“孩子太小不应该接触钱,但是如果要买零食,随时可以向我们要一些小额的散钱。”他把女儿的压岁钱以女儿的名义存起来,准备在孩子初中毕业的时候用作旅游基金,让孩子出去长长见识,“不过如果孩子到时候有自己的想法,合情合理也是可以考虑的”。记者 程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