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各地又现招工难。
破解招工难,提高工资固然是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高工资解决不了用工荒。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为争夺工人,各地连年大幅提高薪酬,不少行业薪酬已接近经营成本极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仅去年上半年,城乡平均工资就上涨了14%。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去年比,今年薪酬行情又上涨了两成以上。薪酬源于盈利,期望工资无限上提显然不现实。其次,我国劳动力已从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供给。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962年至1971年10年间,全国总计出生2.5亿人。这2.5亿人目前正陆续退出劳动力市场,这些人腾出的工作岗位,需要由新成年的人口来顶替。而1992至2001年10年间,全国总计才出生人口1.56亿。也就是说,目前新增加的劳动力同本年退出的劳动力比,每年平均要短缺近千万人。在总量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靠提高薪酬难以解决全局性的招工难。复旦大学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薪酬白皮书》显示,91%的企业工人平均涨薪13%,离职率仍高达35.6%。
由此可见,在人力总量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全社会唯有尽快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以节省用工。总之一句话,破解用工“荒”,还得靠“升级”。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