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发展高层论坛:会议发言悄然生变--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记者观察发展高层论坛:会议发言悄然生变

2013年03月24日09:14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3月23日电(记者王若宇)“201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继两会之后,北京举办的首个高规格政治、经济论坛——部长云集、学者蜂拥、大腕亮相。记者发现,和以往类似活动相比,本届论坛上官员的讲话大多简短且直奔主题:冠冕堂皇的话少了,引用的数据、抛出的问题多了。这从侧面折射出,中国官场语言风格悄然生变:“假、大、空”的发言稿,正在被清除出部长们的公文包。

上午11:10分,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和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坐镇“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美关系”分会场。李肇星在发言的第一段,就提到“中央提倡大家不要讲套话”。在接下来15分钟的发言中,他回顾了尼克松访华的众多细节、自己在美国的工作经历,阐述了中美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愿景。发言最后,这位前外长还不忘幽默的提到:“钓鱼台国宾馆一杯咖啡7美元(有点贵),但是和平更宝贵”,赢得全场笑声。

在各界关注的房地产市场领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有备而来”。面对主持人、媒体关于高房价的提问,他直入主题的说: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表现,是由投资性需求过于旺盛导致的,因此对第三套房征收不动产调节税是当前值得考虑的。“这能把投资、投机需求抑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

下午1:30分,有国内外记者利用午休时间在餐厅赶稿。尽管当天议程刚刚过半,但由于官员们的发言“干货太多”,导致现场发稿量大;不少肩负直播任务的媒体同行工作节奏明显加快。

有趣的是,记者发现,官员们强调数据、引述问题、避免空谈的作风,反而另一些媒体记者感到不习惯。

会后,部长和经济学家仍然是众多记者“围追堵截”的对象。但采访中,被提问者往往显得比提问者“更接地气”。一些过去媒体喜欢采用的“宏观性”、“全局性”、“高瞻远瞩”的“大问题”不仅不受欢迎,而且容易导致采访冷场。诸如:

“房价会跌吗?”

“房价会涨吗?”

“2013年房价可能上半年涨还是下半年涨?”

更极端的例子还包括,有记者拿着录音笔从一个会场窜到另一个会场,抓住一名经济主管部门的官员问:中国经济复苏了吗?这位官员反问道,有数据吗?记者接不上话,结果就冷场了。再次追问时,官员只能说:“这个我不知道”。

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能将责任归结于一线记者。近几年,技术推动媒体革命,而新媒体往往更注重信息到达的速度和对受众的吸引力。对公众而言,官员、名人的发言显然是具有“吸引力”的。以此为背景,众记者在大会、小会围堵官员乐此不疲。至于提什么问题,记者和官员中也似乎存有一种潜在的默契:大家说说套话,然后编辑挑个类似《某某官员称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新闻标题。这样,官员轻松,记者、编辑完成任务,读者也过了瘾,看似皆大欢喜。

不过从当前的情况看,这样的招数不仅现在不管用了,而且将来可能都不管用了。无论是今年两会,还是201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官员在发言和接受采访时的套话大篇幅减少。官场的语言,正在向高效、务实转变。

上午会议快结束时,有学者引用李克强总理“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名句,用以说明改革贵在行动。如今,政府官员已经“甩开膀子”不说套话了,那么媒体从业人员,是不是也应该要习惯不问套话、不听套话呢?

进一步思考,新的媒体语境,也是政治、社会进步的写照。

当天,亨利?基辛格这样比较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他说,美国人比较务实,遇到不同的问题就会从不同的解决方法入手;但中国人思考问题是概念性的,习惯从哲学的角度观察问题。这或许是一段时间官场“套话”流行的“文化基础”。

假以时日,在中国社会的一些领域,基辛格博士的这个看法,是否会改变?

(责任编辑:财经实习、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