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规范“影子银行”出路在“草根银行”--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人民财评

人民财评:规范“影子银行”出路在“草根银行”

邹光祥

2013年04月03日08:07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监管部门清理和规范影子银行的行动引发资本市场震荡,因为投资者担忧此举将收紧社会融资总量并导致银行盈利下滑。

近期爆出的多宗理财产品违约事件凸显近年来影子银行快速扩张对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规范影子银行将使金融体系更加稳健,在消弭了短期阵痛后,经济将会更有活力。

监管影子银行的初衷是减少风险、规范发展,并非控制信贷投放、压缩融资总量,更非打击实体经济。监管与创新是动态演进的过程。未来监管手段将根据情况调整,以应对实体经济需要。

笔者认为,对影子银行监管政策符合预期,现有政策充分考虑了银行的资本、盈利和流动性状况,并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缓冲空间和时间。这足以消化影子银行乃至更广泛经济体内信用风险带来的任何可能冲击。

目前的影子银行更多是一种症状,而非引发银行业和经济体系统性风险的诱因。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需要尽快完善地方金融相关法律和协调机制,加强对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

客观而言,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但其无序化运作,给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尤其是具有融资功能的地方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

这类机构最近几年呈爆炸式增长,扩张迅猛的背后,有少数机构从事“地下钱庄”生意,偏离主业参与民间借贷、委托贷款等;有的机构则抽逃资本金,挪用和占用客户担保保证金,利用关联企业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用于高息贷和高风险投资;有的小贷公司变相提高贷款利率,超比例、跨区域发放贷款,变相抽逃资本金;高达30%-40%的利率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排除在外,贷款投向于短期周转和“过桥”的房地产和应急性需求。去年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发布上百份涉及小额信贷的公告,这值得警惕。

本应作为金融服务有益补充的小额信贷公司、担保公司和典当行,在巨大利益诱惑下剑走偏锋。因此,应加强对此类机构的分类监管和服务,使之持续健康发展。在规范影子银行的同时,应科学认定非金融机构类别。对规范运作的上述机构适当放宽资金来源渠道和业务范围,开辟绿色融资渠道、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

此外,应以规范、小型、社区型信贷机构作为小贷公司的发展方向,确认其金融机构身份,解决其“杠杆率”严重偏低问题。在科学规划下,造就一大批“草根银行”。

只有相当多的影子银行转变成草根银行,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影子银行潜藏的风险,满足中小企业急需的融资需求,而又不至于伤及实体经济。只有这样,中国的金融业才会呈现完整的、多样性的健康生态格局。

往日财评:

人民财评:消除社会歧视才能更公平分配国民收入

(责编:谭树森、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