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谈中国5000亿对外投资--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谈中国5000亿对外投资

2013年04月08日09:34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A. Didar Singh接受人民网财经频道专访。
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A. Didar Singh接受人民网财经频道专访。

人民网海南博鳌4月8日电 (记者 章斐然 彭亮)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后,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A. Didar Singh在接受人民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印各有优势,且优势明显互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博鳌亚洲论坛年会7日开幕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称,据测算,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

人民财经:习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提到五年内对外投资5000亿美元。您认为这将如何改变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中印关系?

Singh:我们当然希望中国的对外投资是必将成行的事情,毕竟中国的经济成长速度雄冠全球。印度也是如此。印度私人企业每年也对世界各地进行大量的投资。事实上,大量对外投资并不仅是单独国家的现象,它是亚洲的成长进程的一部分。正如亚洲接受到来自西方国家和经合组织成员国一样,现在,反向的趋势正在发生。所以在全球经济中,这是一种双向的运动。在全球经济中,投资的来源国与目标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对供给和分配关系的改变。在这个具体语境下,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应该放眼自身以外的市场。如此,他们将在世界的不同领域扩大发展。

人民财经:中印各自的优势是什么?他们如何互补?

Singh:中印各有优势,而且他们的优势确实互补。也许你已了解,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所以我们看到中印各自的巨大优势,而且优势非常明显:印度在服务行业具有优势,中国在制造行业具有优势。服务和制造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这些优势不仅服务于中印两国,也服务于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不同经济模式。

人民财经:中国并不满足于仅仅是制造者的身份,您如何看待中国目前进行的产业升级?

Singh:这是完全正确的。印度,在另一方面,也不希望止步于服务业首都,印度也想发展制造。所以我认为,任何经济体都希望平衡,无论是服务与制造的平衡,还是服务与农业的平衡。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都非常重要。一个国家想要获得经济成长,就不能只盯着上层的服务业,还需要往最下端发展,深入到农村去。只有当一个经济体同时拥有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时,才能解决这个经济体的真正需求。

人民财经:中印都存在日益扩张的贫富差距问题。您认为在这一问题上,中印有何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

Singh:你必须先创造财富再来解决差距。所以现在制造财富吧。当更多的财富被创造,这些财富才有可能被分配得更好。过去的十到十五年,我们经济发展得不错,创造了数量巨大的贸易顺差。这些钱无论是用于海外投资还是改善本国居民生活的政策,都是基于“有钱可花”的基础之上的,都是通过利用资源来实现经济利益的具体表现。

人民财经:那对于在贫富差距(gap)扩张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怎么办?

Singh:任何断层(gap)中的不稳定因素都带来问题。例如,在劳动力市场,大量的老龄化人口如果突然造成劳动力短缺,就是制造出类似贫富差距的断层。所以断层在任何经济体中都带来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力量来解决:一方面是来自政府的政策;另一方面需要技术、人才等因素的推进,例如接受教育、学习技能的等。

(责编:刘然、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