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限涨令”解禁 全国多地景区门票扎堆提价--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三年限涨令”解禁 全国多地景区门票扎堆提价

2013年04月24日08:0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凤凰古城148元门票的出台,让景区门票涨价的话题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度过了景区门票“三年限涨令”之后,近期全国各地又进入了新一轮门票涨价周期。对此,游客反响强烈,旅行社也因此遭遇经营困境。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多个景区都存在“提价不提质”的现象,致使游客流失严重,旅行社处境尴尬。相关专家则指出,门票经济发展有上限,无法成为持久增长源。要带动产业发展,应着力开发旅游弹性空间,谋求收益多元增长。

  “三年限涨令”解禁 景区门票扎堆提价

  4月10日起,湖南凤凰古城实施一票制,游客进入景区须支付148元门票,有效期三天。以往,游客进入游览沈从文故居等9大景点才要购买套票,如今“门票新政”让148元从景点收费变身为景区收费,引发了游客们关于“捆绑销售”的争议。

  凤凰并不是特例。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今年恰逢全国景区门票“三年限涨令”的第二个“解禁年”,从年初开始,像湖南凤凰一样调整价格或提升价格的景区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

  扬州瘦西湖景区从3月1日起开始执行150元票价,上调30元;江西婺源景区的通票价格从3月8日起由原来的180元上调到了210元;3月16日,四川峨眉山旺季门票从150元升为185元,淡季票价从90元升到110元;3月18日,张家界黄龙洞景区和宝峰湖景区门票价格都上调20元;4月10日起,广西涠洲岛景区门票价格从90元上涨至120元……在不少景区,内设景观、索道等单向收费也有提升。

  湖南省旅游局市场运行处处长龚铁军认为,景区门票涨价应充分考量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提前对公众进行告知和解释。“消费者对景区价格往往非常敏感。调价要做到两点,一是价、质相符,二是供、需平衡。决不能无依据、无理由地一涨再涨。”

  在湖南张家界景区,涨价主要集中于武陵源,该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门票涨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物价成本、人力成本的上涨,导致景区运营成本增加;其次是客流增长,景区急需资金提质扩容;最后才是景区希望从门票中盈利。

  “门票分成的部门太多了,可用于景区建设的很少,不提升门票价格哪有钱搞景区建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门票提价背后最大的无奈是收入中用于景区建设的部分比重太低。

  记者随后在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价格构成表》看到,核心景区大门票180元被分成了大门票、环保车两大项,涵盖14小项,其中包括景区运行成本、IC卡及维护成本、防洪水利建设费、基础设施建设费、索张公路建设费、峪园公路建设费、资源有偿使用费、旅游发展资金、价格调节基金、环保车运行成本、区处手续费等,而费用执收单位竟有六家之多,包括市政府、区处、景区一卡办和多家公司。

  “水涨船高”旅行社经营遇尴尬

  为了应对新一轮“涨价潮”,湖南各地旅行社协会都在召开会议讨论重新定价、开发新线路、加大宣传等措施。“凤凰开始收门票了,张家界门票也一涨再涨,旅行团报价只能‘水涨船高’,大家都觉得有点吃不消了。”湖南海外旅行社经理刘韧说。

  刘韧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往年在五一节前,由于各地住宿餐饮价格升温,旅行团报价都会有所增长,属正常现象,但今年由于赶上了“三年限涨令”的第二个“解禁年”,“还没等到五一,三四月就已经迎来了新一轮涨价潮,有点措手不及。”

  门票价格飙升带来旅行团花费“水涨船高”,使得许多旅行社遭遇报价尴尬。景区门票涨价,成本要核算到旅行团报价中,报价一旦提高,游客参团兴致就减少。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旅行社来说,为了防止客源流失,提升竞争力,只好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一个2000元的线路,利润10%可以赚200,各方面提价后,线路报价要3000元,但3000元的团很多人就不参加了,只好定为2600元,利润可能就只有140元了。”刘韧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从业11年的湖南导游张晓说,面对景区门票“节节高”,游客们往往“有很多抱怨”,但在他看来,门票价格上涨本身并不是问题关键,最大的隐患在于某些景点存在“提价不提质”的现象。“江西明月山景区,2004年之前门票是30元,大概是2008年,已经涨到了120元,可是景区除了修缮了大门,增加了一条需要游客额外掏钱的索道,几乎没有整改提升。也就是说,游客多花的90元,就花在了一个大门上。”张晓举例说。

  门票上涨的另一个隐患在于国内景区相比出境游渐渐失去竞争力。刘韧介绍,出境旅游一般包机居多,而包机游的成本主要控制在旅行社手中,所以往往价格比较稳定“去泰国现在报价是3000多,涨价之后去海南岛也是3000多,游客会想,既然花的钱差不多,国内到处都人头攒动,出国玩一玩不是更好吗?”

  门票经济难持久 多元发展是王道

  为了将门票上涨带来的负面效应减至最低,许多旅行社开始思考如何另辟蹊径,致力于打造特色线路,发掘尚未被开发的旅游景点,以此来规避门票涨价带来的损失。

  “湖南很多旅行社都在设计新化大熊山线路,那里风景很美,最重要的是还没有被开发,所以门票不存在一涨再涨的问题,”刘韧说,这样的方式虽然有一定效果,却仍存在偶然性,“毕竟线路不是想发掘就时时有的”。

  “目前中国大部分景区还是依赖门票收益这种刚性收入,弹性收入方面比较薄弱,空间很大有待提升。”刘韧认为,仅仅依靠门票经济来谋求收益,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说是不持久的。“旅游产业在发展,投入在不断增加,而门票的增长一定有上限,不可能一直投入就一直涨,永远同步。”

  对此,龚铁军认为,门票增长不应成为旅游收入的“中坚力量”,仅仅依靠门票经济来谋求收益,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是不持久的。“过去景区投入少,所以门票便宜,现在投入加大了,所以门票跟着涨,这是旅游产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但是有一个原则是涨价不能脱离实际、无限制一涨再涨。”

  龚铁军介绍,旅游有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其中娱乐和购物弹性最大,吃住也有空间。“交通和门票是刚性收入,也就是‘行’和‘游’,要谋求长远发展,还是应该从其他四个因素入手抓收益。”

  龚铁军认为,发展娱乐和购物,应该着力打造游客参与性项目、观赏性项目,而购物环节,则应加强监管,避免出现重复性、低质量的商品和欺诈行为,才能拉动阳光消费;在餐饮、住宿方面,应更多考虑市场实际需求,寻找平衡点,“在提质和创收方面下功夫”。

  还有专家指出,政府应减免在景区门票和其他旅游收入中所占据的比重,对门票收入“多予少取”,在防止刚性收入被瓜分的同时,加大对旅游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特别是对公益性旅游景区开发给予一定的财政性支持,使景区有足够资金用于服务设施等软硬件水平的提升,形成内生发展的良性循环。

  摆脱对门票收入依赖的做法已有先例,例如杭州西湖。张晓告诉记者,每次带团去西湖,因为不收门票,客人反而愿意停留更长时间,“其实在西湖很多东西也是要花钱的,比如吃喝住等等。但是因为门票免费,所以游客来得多,花钱花得乐意,反而更好地带动了经济效益。”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袁汝婷、明星采写)

(责编:聂丛笑、李海霞)

相关专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