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框架待定
但这正是问题所在,从监管层的角度,较之“可喜的进步”,几家试点公司的示范作用仍有待突破。如“应该在什么样的群体和层面上发展”,运营两年多的试点公司似乎仍需银监会“提点”。
银监会副主席蔡锷生曾在前述消费金融论坛的发言中指出,试点的初衷是希望消费金融公司在小额分散、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贷款业务中取得更大发展,但目前仍有公司尚未脱离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经营思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此外还存在单笔贷款大额化、产品类银行化、欠特色化的问题。再者,功能定位、风控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把握的也不佳。
此前有试点CFC高管向记者表示,从决策层传递的信息来看,消费金融公司的问题不是是否扩张,而是何时扩张、怎样扩张,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日前,亦有某接近监管层人士向记者透露,消费金融公司今年有望实现跨区,且此种扩展不仅包括引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即发放新一批牌照,或还包括允许已有试点公司将业务网络延伸至其他区域。
这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并未透露新一批牌照的获选名单和具体的跨区模式,比如是渐次放开还是可以“一步到位”在全国范围内展业,但其表示,从市场运行的趋势(包括有更多的参与者想要拿牌)和受众的接受度来判断,“这种推进应该是非常自然的。”
《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就此致电银监会,相关部门表示现在对此“不好回答”。业内猜测,如若发放新牌,粤、渝、鄂三地“中奖”的可能性较大。隐含线索是,重庆银监局局长洪佩丽曾在“2013年重庆金融工作会”上表示,今年将争取金融消费公司在重庆试点。而据此前湖北本地媒体消息,武汉亦正在积极申请,争取进入第二批试点城市。另有业内人士相信,首批牌照落选后,广东一直“心有不甘”,料将在机会面前不会二度错失。
不过,对于持牌CFC和寄望获得新一轮入场券的等待方而言,监管框架仍然难以捉摸。
“银监会日前下发的关于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专门提到了将‘推进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这本来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奇怪的是,此后没几天,几个不太知名的股票论坛上近乎同一时间出现了‘监管层拟暂停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扩大’的消息,我们感到很困惑。”一位长期关注消费金融市场的业内人士表示。
但不论第二批“门证”将花落谁家以及试点将如何推行,对于首批四家CFC来说,在市场格局未定之前尽快长硬翅膀已是应有之为。正如前述银监局官员说,“各个金融板块,只要参与了消费金融,都在争抢这块巨大的蛋糕,如何抓住机遇,使我们(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能够实现监管方和社会公众对我们的期待,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