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湖南镉大米事件:土壤镉污染主要因采矿冶炼【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专家解读湖南镉大米事件:土壤镉污染主要因采矿冶炼【2】

2013年05月22日07:48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标准

  我国大米镉标准比国外更严

  新京报讯 我国大米标准与欧洲、美国相比,尤其是镉、铅等重金属的限量究竟高还是低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和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都向记者指出,对于镉的限量值,我国标准是0.2mg/kg,国际食品法典标准(CAC)规定大米镉限量为0.4mg/kg,欧盟是0.2mg/kg,日本也是0.4mg/kg。而铅,美国并没有制定大米的铅限量;CAC规定谷物粮食铅为0.2mg/kg,我国和欧盟的标准也都是0.2mg/kg,“这都说明作为我国主要口粮,大米标准限定是较为严格的。”

  影响

  镉中毒潜伏期为15到20年

  新京报讯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昨晚向记者表示,镉中毒的潜伏期一般是15到20年,但对于食用镉超标的大米,产生的危害要看一个人的体质以及摄入量大小。如果一个人的整体体质好,不会有特别的影响,但如果是缺铁、营养不良等人吃了,镉污染就易产生严重影响。

  朱毅说,人体吸收镉主要有3个渠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其实消化道吸收的镉并不多,反而是要留意吸烟,这是吸收镉的一个大来源,通过呼吸系统吸收的镉可占到30%。另外,朱毅也建议不要长时间食用同一产地和同一品牌的大米。吃不同产地的大米从营养角度可以更均衡,也可以规避一些食品安全风险。

  测试

  北京大米监测未现镉超标

  新京报讯 对于大米重金属污染问题,记者在本月初曾请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对大米的铅、镉、铬等重金属做过实验测试,市食品监控中心当时也监测了40多份大米样本(见本报5月7日报道),这些大米来自北京的超市、批发市场等流通环节,涉及30个品牌,包括袋装米、散装米,均没有发现铅、镉、铬重金属超标现象。

  市食品监控中心介绍,自2007年起就对大米展开重点风险监测,一份大米要检测近40个指标,包括各种重金属和一系列农药残留检验,去年一年内监测了北京316个大米样本,均未发现问题。

  专家解读

  土壤镉污染主要因采矿冶炼

  新京报讯 针对目前热议的镉米污染,多位专家表示,土壤镉污染主要来自采矿、冶炼行业,工厂排放废气中含有镉,可能会通过大气沉降影响较远的地方。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表示,镉污染大部分来自开矿,工业排放的镉不是很多,主要来自冶炼厂。另一位中科院专家也表示,采矿和冶炼会导致土壤镉污染,此外,一些肥料中也含有重金属镉。即使冶炼厂距离远,其排放的废气扩散后也可能随降雨落到农田中。

  这位专家表示,现在工厂的重金属排放标准较严格,也不排除是当地因多年来工业生产历史,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累计造成的镉污染。

  他表示,要寻找稻米镉超标的原因,需对当地大气、水和土壤都进行检测。

  “镉大米”事件回放

  16日

  广州市食药监局公布一季度抽检数据,8批次米及米制品镉超标。

  17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学生申请公开“镉大米”相关信息。

  17日晚

  4家镉超标米使用单位及镉含量公布,但超标米品牌及生产商未公布。

  18日

  镉超标米生产商及品牌被公布。

  20日

  广州顺德区检出9批次镉超标大米,产地涉及湖南、江西。

  21日

  湖南超标大米产地攸县及衡东县的4个涉事米厂停产接受调查,当地称周边无重金属企业。

  21日

  广州市食药监局局长回应:此前只公布监测结果,不公布厂商的做法的确欠妥。

(来源:新京报)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