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秉承“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理念,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持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填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反哺农村,努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蓄水池”和“灌溉渠”。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3.9 万个网点中,有2.7万多个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占全行网点总数的71%;小额贷款在全国县域机构范围内已经实现全覆盖。邮储银行以自身实践,在服务“三农”和商业可持续之间探索出了一条“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特色发展之路。
高度重视,坚持服务“三农”市场定位
根据国务院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安排,在改革原有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007年3月正式成立。在转制之初,邮储银行就被赋予了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居民的责任与使命。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提出,要“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中,将邮储银行列为支持改革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
肩负责任与使命的邮储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把“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充分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规模庞大的资金优势和百年邮政的品牌优势,深入研究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环境,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六年来,邮储银行积极探索利用微贷技术创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系列产品,践行了“大银行专注小贷款”、“小贷款成就大事业”的特色发展道路,树立起了“普惠金融”品牌。截至2012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878亿元,结余210万户,年均增长率达38.75%。六年来,邮储银行小额贷款贷款累计发放7122亿元,服务客户超过1170万人次;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贷款发放金额占比超过75%。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邮储银行将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定位,高度重视“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把支持“三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为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推动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增加社会就业做出更大贡献。
深拓渠道,夯实农村金融服务基础
打造良好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是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邮储银行秉承“支持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的宗旨,通过不断探索创新产品种类和服务形式,不断加深拓展城市与农村之间、行业之间、地域之间的支付结算渠道,为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地生根贡献力量。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涉农补贴、新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等惠农政策,且大多采用银行账户形式发放,边远地区农户对取款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为解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小额提现难问题,邮储银行在乡镇及以下农村地区选择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信誉良好的商户,通过为其安装“商易通”固话设备,以商户先行垫付现金的方式为农民提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及余额查询服务。助农取款机深入到没有物理网点的乡村,这一创新的服务渠道切实构建起了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延展了金融服务的触角,解决了农村地区取款难的问题,对进一步提高“新农保”、“新农合”的覆盖率提供了支持保障。截至2012年末,邮储银行已建成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7.6 万个,累计交易笔数超过347.8 万笔,交易金额超过7.75 亿元。
为解决广大农民最关注、最迫切的“养老难”和“看病贵”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了“新农保”与“新农合”两大惠民工程。凭借沟通城乡的网络优势以及通畅迅达的技术优势,邮储银行与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积极投身“新农保”、“新农合”金融服务工作。同时,邮储银行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针对农村地域辽阔,人口分散等实际,创新了保费收缴、待遇发放等多种服务方式。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有25个省(市)分行参与到“新农保”工作中,服务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试点县,累计代缴“新农保”3000多万笔、代缴金额60多亿元,累计代发“新农保”2亿多笔、代发金额约217亿元,成为“新农保”服务参与度最高的金融机构。
在邮储银行“绿卡”品牌基础上,邮储银行坚持推荐技术升级与产品优化,先后推出了“绿卡通”、“福农卡”、“邮乐卡”等多元化卡支付品种,同时积极推进金融IC 卡发行工作,不断增强银行卡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为城乡居民提供多层次、多元化零售金融服务的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全国绿卡交易量超过46亿笔,交易金额超过16万亿元。
为把握农村地区手机普及率迅速上升的发展趋势,邮储银行于2012年7月开通了专门针对农村用户的“汇易达”手机支付业务。用户可以在邮政村邮站、“三农”服务站和服务点商户处办理小额取现业务;可以办理行内汇款、跨行汇款和邮政特色汇款;可以实现农资款项的收取,还可办理查询、便民缴费等业务,真正让农民享受到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发展农村手机支付用户2626 户,交易笔数2万笔,交易金额近194万元。
创新产品,破解农村融资服务瓶颈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而满足农村融资需求的根本,在于符合农村实际、能够有效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为满足日益多元化的“三农”融资需求,邮储银行行深入开展“一行一品”工程,不断丰富融资业务种类,优化融资业务模式,形成了多维度、广覆盖的产品体系。
建行伊始,邮储银行就致力于以小额贷款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业务结构的整体创新与优化,围绕小额贷款做起了服务“三农”的大文章。拥有覆盖全国城乡庞大网络,邮储银行有着开办小额贷款的天然优势,在产品设计、人员培养、系统建设、风险控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尝试,走出了一条具有邮储银行特色的小额贷款发展之路。针对县域和农村市场客户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情况,邮储银行相继推出了农户联保贷款、农户保证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和商户保证贷款四个全国性产品,初步形成了小额贷款产品体系。服务对象主要是县域内的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经济主体。根据小额贷款是劳动密集型业务这一特点,邮储银行积极培养优秀的信贷人员,建立小额贷款服务体系,通过引进和大规模的强化培训,在全国建立起一支3万人的专业信贷队伍。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突破1000万笔、金额6500多亿元,服务客户600多万户,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小额贷款业务的顺利开展,激励邮储人不断进行产品业务创新,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结构。为适应市场需求,邮储银行积极推进涉农贷款产品要素差异化,以标准化产品为基础,在贷款期限、还款方式、贷款额度、贷款利率等多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积极探索林权质押、农房抵押、设备抵押等非传统抵质押担保方式,并与专业农业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区域性产品创新。近年来,邮储银行陆续推出了“粮农宝”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烟农小额贷款、农房建设贷款、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农场职工小额贷款、农机购置补贴贷款、渔船抵押贷款等一批创新涉农贷款产品,不断扩大对普通农户融资需求的支持范围。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目光聚焦在了“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建立,意味着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程度加深,这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规模、体制机制的创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邮储银行深入研究现代化农业改革、新农村建设等关键领域的配套信贷产品与政策。目前,已针对“公司+ 农户”、“小企业+ 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设计了专项信贷产品与服务流程,并在北京、黑龙江、浙江等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例如,为加大对黑龙江农垦地区的融资服务力度,邮储银行为黑龙江地区定制开发了农场职工小额贷款、农场职工购房贷款,以及钢结构大棚小额贷款等一系列独特的贷款产品。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已累计为当地农户、农场职工提供了60 多亿元的贷款支持,本行在黑龙江地区农垦项目上的市场份额已超过60%。
另一方面,为多渠道支持农业生产企业融资需求,邮储银行以供应链金融业务为抓手,将信贷支持对象从现代农业及农业深加工大型企业扩展到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截至2012年末,邮储银行已围绕85家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近170 余笔。
邮储银行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邮储银行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强重点农产品行业、农产品市场的支持力度,以“公司+零售”、创新担保方式和“三群三链”开发等商业模式为抓手,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种生产经营主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重点关注粮食与农副产品收储、农机销售与租赁服务、农场农垦地区信贷需求和现代化农业建设项目,选择符合信贷规律、具有较大潜在市场、符合基本信贷政策的业务,进行试点与开发。
力臻卓越,打造高质“三农”金融服务
在广大农村地区,当地居民对金融知识普遍缺乏了解。邮储银行充分发挥网点遍布城乡、深入社区的优势,在全行组织开展了“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宣传活动、金融IC卡应用宣传活动,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等,为社会公众营造了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良好环境。
加强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是邮储银行服务“三农”,推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又一项重要举措。邮储银行通过印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村镇建设指导意见》,规范和推动信用村镇建设工作,持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积极服务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目前,邮储银行在新疆、辽宁、黑龙江、吉林、山东、贵州等农业大省积极开展信用村镇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已评选信用村镇3000 余个,评选信用农户数十万名。
由于农民居住分散、路途遥远,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小额贷款服务的工作条件相对较差。邮储银行的信贷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到农场、农户家中钻鸡舍、进猪圈,了解客户情况,判断客户的贷款需求和还款能力。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各地信贷员总结出一些经验,如为方便广大农户办理业务,组织开展“送贷款下乡”活动,派信贷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近农户介绍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的特点及办理流程;农户买农机、农资,进行农产品收购、加工、流通,资金需求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特征,放款时需要抓住农户的周期性资金需求,适时为他们送去雪中送炭的金融服务,解决农户生产资金周转难题;进行信贷调查时,信贷员尽可能选择一些客户相对集中的乡村,确定目标客户,优先给予信贷扶持,特别是通过整村推进集中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能人带动等辐射带动方法,克服前期调查成本高、交通不便、人员不足的问题。
河南省洛阳市北冶镇位置较为偏远,当地农户贷款难、路程远,邮储银行洛阳北冶支行启动了“送贷到户”活动,重点服务当地种植户和养殖户,并对当地特色专业村、专业养殖户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当地产业经济的特色和经营规模,在每个乡镇都设立信贷服务咨询点,上门为农户发放小额贷款,针对广大农户“小、急”的资金需求特点,简化审批环节,以农户联保形式,优化贷款程序,农户当天就能在自己家门口就可顺利办完贷款,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渠道。在距离县城40多公里的刘黄村,村民刘红卫顺利办完2万元贷款后,激动地说“这笔贷款解决了购料的大难题!预计今年养猪至少能赚5万元,明年孩子在外地上学也有希望了,真的感谢邮政储蓄银行!”
刘红卫只是邮储银行惠及农民的一个缩影。邮储银行服务“三农”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以小额贷款业务为例,邮储银行的信贷员经常是白天集中调查,晚上加班加点整理调查报告、召开审贷会。为了加快放款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信贷员双休日、节假日都很少休息。邮储银行还专门制定了信贷人员“八不准”的纪律,信贷员不能喝农户一口水、抽农户一根烟,农户完全不用请客送礼找关系,只要符合条件,就能获得贷款。
在邮储银行全行的共同努力下,服务“三农”的工作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以自身过硬的业绩荣膺多个奖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例如:在2012年,中国银行业协会为邮储银行颁发了“年度社会责任最佳民生金奖”,授予黑龙江漠河县支行、西藏日喀则萨嘎县营业所“年度最佳社会责任特殊贡献网点奖”,将吉林延吉市公园路支行、四川都江堰支行评为全国银行业“百佳示范网点”;国务院授予邮储银行江苏省邳州市分行、浙江省丽水市分行、河南省封丘县支行“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中国金融杂志社为邮储银行颁发了服务“三农”最佳企业形象奖。
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三农”取得的成绩与肯定将化为邮储银行前行的动力。邮储银行将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核心,认真执行国家关于“三农”的重大政策和战略部署,坚持不懈地扩展业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延伸网络渠道、加大资源倾斜、争取政策扶持,以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普惠金融服务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完善“三农”金融服务,力争实现“三农”金融业务的商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