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信诈骗专攻老人
近年来,警方、电信、银行等多个部门联合整治电信诈骗活动,尤其是预防老年人被骗。现如今,只要是老年人进银行要求大额汇款,都会被工作人员详细问询并反复提醒,谨防被骗。很快,骗子意识到,无论前期忽悠得如何成功,这最后一关只要是到银行柜台、ATM机,就难免功亏一篑。为了对付警方和银行拦截,骗子们将收钱的渠道转到了网上。别看是对高科技不怎么精通的老年人,他们一样有办法实现骗钱的目的。
榆女士今年已经60多岁,早已退休在家。今年5月初,她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称其家中的歌华有线电视欠费2.8万元。这一听,吓了榆女士一跳,赶紧按照电话中的指示接通了人工客服。
“客服人员”答应帮榆女士查询,并向榆女士索要了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信息。可查询后却说,榆女士所说的家庭住址与欠费的歌华有线电视使用地址不符,将榆女士的电话转到了公安局。这一转不要紧,电话那头的“民警”告诉了榆女士一个让她更震惊的消息:“信息显示,您与我们正在调查的陈某贩毒案有关。”电话中,榆女士还清楚地听到了警方电台呼叫声,以及下属报告嫌疑人情况的对话。
此时的榆女士已经完全没了主意,按照“民警”要求与办理陈某贩毒案的“检察官”取得了联系,然后又按照“检察官”的要求,答应其对自己账户内资金通过网络进行“核查”。
榆女士从来没有使用过网络银行,但这显然都在“检察官”意料之内,他非常耐心地教榆女士如何到银行办理网上银行、申领电子密码器,如何在电脑上登录网上银行。操作过程中,“检察官”就利用了榆女士对网上转账不熟悉的特点,诱骗榆女士分多次将账户内117万元,全部打入了自己的账户。
事后,榆女士想起受骗的经历懊悔不已。“我以为,银行卡一直在我身上,只要我不去银行汇款,别人就拿不走我的钱,谁知道这些在网上点几下就都能完成。”
网上报警成转账骗局
海淀公安分局电信诈骗及网络案件侦查中队副中队长翟宝宇还告诉记者,对网络转账不熟悉的老年人,往往容易成为诈骗的对象,而那些有使用网银经验的老年人,骗子们也有同样有应对方法。
今年3月,海淀警方接到报警称,事主张女士银行卡内100万元被转走。据了解,张女士也是在家中接到了电视欠费电话,然后“公安”、“检察部门”便开始逐级深入,要求张女士配合查账。
张女士与榆女士不同,早就申请有网络银行和U盾,对网上转账并不陌生。这回,骗子就不再使用对付榆女士的手法,而是给了张女士一个链接。张女士点开网址后发现,网页上竟然有自己的通缉令。此外,该页面的右下角还有一个报警器软件,“检察官”的解释是用来进行网上报警,张女士毫不犹豫地点了下去,并按照弹出的提示安装了软件程序。
在安装软件的过程中,张女士毫无戒备地在自己的U盾上连按数次OK键,帮助骗子完成了最终的转账工作。
对此,翟宝宇分析说,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老年人往往对电脑和网络不够精通,对网络支付、转账等不能熟练掌握的特点,对老年人实施诱骗,使他们“稀里糊涂”上当。虽然警方反复讲解、分析,可还有很多老年人总说“我才不会那么傻”,警惕性不高。殊不知,现在诈骗团伙已经把诈骗过程演得非常逼真,在他们通话用的话术本上,每个句子后面都标注了语气,一旦警惕性不够,就很容易陷入紧张情绪导致被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