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纺织业的优势在于产业链配套齐全,目前中国仍然是全球成衣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一局面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近年来,由于东南亚人工成本较低,中国成衣制造业出现了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一些与服装相关的配套产业也在考虑向该地区转移。针对这一趋势,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服装纺织业亟须“腾笼换鸟”,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塑造自有服装品牌。
转移企业主要面向欧美订单生产
打开一份柬埔寨华文报纸的广告版,会发现服装企业的招工启事占很大篇幅。在首都金边郊区,卖地租房的中文广告也越来越多。据柬埔寨恒睿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沉介绍,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中国企业来柬埔寨,金边市内工业园区的厂房已经全被租完,目前只有市区以外的偏远地区才有一些地皮和厂房正在招租。
让中国服装纺织企业如此青睐柬埔寨的主要原因,一是柬埔寨月工资最低标准只有80美元,二是该国的厂房租赁成本只相当于中国的1/5,三是在柬埔寨生产的服装产品享有对欧盟免税出口的优惠待遇。
泰国服装制造商协会执行董事尤塔纳·辛普桑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成衣出口占世界成衣出口的比重高达35%,位居第一。所有东南亚国家所占比重大约为10%到12%。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江辉告诉本报记者,转移到东南亚的订单,一部分是由欧美服装品牌厂商直接从中国转移的,另一部分是中国企业接下欧美服装品牌的订单后在东南亚租赁厂房或购买当地服装企业的股份进行生产。
“我们和欧美客户一起设计服装,欧美客户将服装样品带回欧洲,由买家决定订单数量,我们再从欧美客户指定原料供应商处采购原料,加工成服装免税出口欧盟。”实力成衣加工(柬埔寨)有限公司销售规划部副经理邝兰芬告诉本报记者,这是目前柬埔寨服装出口企业的典型经营模式。
赴东南亚建厂面临很多挑战
在东南亚,劳动力成本上涨、发电量不足、基础设施短缺以及法律和土地制度不完备,都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沈沉介绍说,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劳动力成本从每月30至40美元上涨到每月60美元花了15年时间。然而,由于外国企业竞相抬价吸引工人,柬埔寨劳动力成本从每月60美元上涨到120美元只花了2年多时间。自2011年起,劳动力成本上涨速度“快得惊人”。
高端纺织企业在柬埔寨的生存环境更为艰难。沈沉告诉本报记者,欧洲名牌服装的高端产品每批订制数量有限,批次较多,导致从中国进口面料的通关成本较高。但柬埔寨工人生产效率较低,如果他们生产的服装质量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就不得不再次进口面料,重新制作,“只有订单较多的企业才有生存空间”。
泰国国家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席宋萨·斯瑞苏潘威尼特向本报记者指出,柬埔寨缺乏发展纺织业所需的原料。由于柬埔寨面料不足,许多中国企业只能在国内生产面料并印花和印染后,带着纽扣、纱线来到柬埔寨,由当地工人最后缝制。另据邝兰芬透露,近年来,柬埔寨开始出现一些代理商和贸易商,可以为当地服装企业提供拉链、纽扣、纱线等辅料,成衣企业可以因此节省一些运费。邝兰芬说:“这只能解燃眉之急,如果要大宗进货,还得从中国进口。”
中国服装业应加快高新技术研发
记者注意到,在东南亚一些大市场上销售的服装大多是低端无品牌服装,工序复杂的中高端精品服装大多有“中国制造”的标签。“3至4年后,亚洲服装业将出现清晰的市场细分,中国、泰国和越南将主攻高端服装,而孟加拉国、缅甸和柬埔寨则主要生产低端服装。”尤塔纳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江辉认为,中国服装制造业应朝着面料功能化和款式时尚化的方向努力,可以用剩余资金开发高纤、免烫、纳米技术等科技含量更高的新型面料。柬埔寨制衣厂商会秘书长卢启健对本报记者指出,未来,成衣制造业在服装业中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小。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对本报记者说,中国服装制造业应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全面提升自身在亚洲制造业中所处的层级,为向高端产业链升级奠定良好基础。
(本报曼谷6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