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7日在审计署考察并座谈。李克强总理履职不久就对国家审计署进行考察,充分显示了新一届政府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审计部门全面提升审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各级审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维护财经秩序、推动反腐倡廉,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审计主体不断扩大,从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到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外国援助贷款项目以及各类救灾资金,几乎无所不包。从发现的问题上看,从私自发放福利、挪用或套取财政资金、违规占用土地,到国有银行违规发放贷款、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决策失误导致投资损失等,发现的问题日趋广泛和复杂。
相关数据显示,审计工作每年为国家挽回上千亿元的经济损失。它不仅有力地维护了国有资产安全、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而且对严肃国家财政金融纪律,惩治贪污腐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审计报告月月发布、年年发布,审计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审计报告发布的频率不断提高,但在不少部门和领域审计发现的问题仍然不少,继续加强审计工作依然担子不轻。
首先,要强化监督职责,促进廉洁政府建设。审计部门要毫不留情地监督权钱交易行为,坚决清除侵蚀公共利益的“蛀虫”。相关司法部门对审计发现和移送的线索,更应严厉查处,防止部分违规使用资金的问题以“集体决策失误”之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用“火眼金睛”看好国家钱财,确保公共资金节约、合理、有效使用。审计人员必须严格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全面查处各类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现象。审计的对象和范围要不断拓展,确保审计工作不留死角;不断研究发现违规使用资金的新方式、新问题,确保审计工作紧跟时代。
最后,要通过审计工作完善制度,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根据审计建议,进一步完善财务和会计规章制度,建立法治型政府。各地各部门要发挥审计对经济的“体检诊断”功能,及时发现和揭示发展中的风险隐患,防止苗头性问题转化为趋势性问题。审计部门要当好公共资金的“守护者”,以审计“倒逼”各项制度的完善,推动建立不敢贪、不能贪的机制。
审计工作要围绕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这个大局来开展。在当前存在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情况下,要通过强化审计监督,推动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部署的落实,坚决压缩一般性行政开支,坚决保障好改善民生的支出特别是扶贫、救灾等“生存钱”、“救命钱”。要通过审计工作引导财政资金的流向,让财政的钱真正花在刀刃上。
- 审计署:石吉高速建设中存在违规转包、分包工程等问题
-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继续加大民生审计力度
- 审计署:不能按地区数量推算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
- 审计署“抽查”36地:地方债2年增12.94%
- 审计署23号公告:三峡移民资金39.82亿元有问题
- 审计署:国外贷援款项目存在违反法规及贷援款协定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