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银行业的“钱荒”闹得沸沸扬扬。比“钱荒”更可怕的是谣言的泛滥。中国金融市场遭遇多种谣言的打击,各种谣言的叠加造成投资者心理恐慌并引发市场动荡。
谣言的杀伤力往往比事件本身更可怕。 “中国银行千亿资金违约”、“央行紧急放水4000亿”、“工行获得央行500亿流动性”、“四大行施压央行、求助银监会”等不实消息满天飞。这些来自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消息,令流动性紊乱的资金市场雪上加霜,几乎造成一场人为灾难。
尽管事后来看,这些传言都是子虚乌有。但是澄清已经很难挽回市场的影响,例如股市暴跌、银行间资金利率持续飙升。
不可否认,交易结束后的澄清在一定程度上能重树投资者信心,但相关不实传言对交易的影响已于事无补。如何更加及时、快捷的回应市场传言?如何从源头上堵住不实传言?这些问题值得各方深思。
谣言止于智者。但对金融市场而言,谣言不仅难以止于“智者”、而且极易被“智者”加速传播。在各种复杂的利益纠葛面前,在管道众多的传播手段面前,金融市场的谣言未来仍将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其对市场的巨大破坏力显而易见。
如何监管、疏堵、查处类似谣言,成为金融监管一项紧迫的任务。过去几年中发生的网络、短信传言引发的公共事件多次发生,在导致全球经济减速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不实谣言已成为“金融海啸”的推手之一。
2008年发生的东亚银行挤兑事件值得警惕。当年9月23日,有手机短信称“东亚银行因持雷曼债券产生严重财务危机”。很快,东亚银行在香港和新加坡分行出现挤兑。同时,澳门国际银行、永亨银行也出现挤兑事件。随后,香港金管局出面辟谣,并拨款支持东亚银行,挤兑危机终于化解。
对投资者来说,最大程度地消除投资的“不确定性”是财经资讯的价值。一些不实的传言会带来恐惧并引发群体性行为,投资者往往会据此做出错误的交易。有些金融机构本质上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糟糕,但由于市场传言“某某机构不行了、违约了”,客户和投资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纷纷回避被传言击中的金融机构。撤出资金,抛售股票,或者不再跟它们做交易。结果传言变成现实,似乎又佐证了传言的可信度,进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事实证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一些善于投机的机构,利用散布传言或谣言,打击竞争对手。一些金融机构正是在“恶意中伤”下被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抛弃,最终走向破产的。数据显示,超过7成的各类金融和企业危机源于谣言。
当前左右虚拟经济的两大要素,一个是资本流,一个是信息流。信息可以对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如果金融市场不能及时得到正确信息,必然导致资本脱离内在价值,无规律变动。眼下,中国金融市场的“钱荒”现象固然与银行一些资金错配和“空转”、未投向实体经济有关,但紊乱的信息放大了恐慌,加剧了“钱荒”的心理影响。
传递及时准确的金融信息是财经媒体的重要责任。当下,中国财经资讯市场乱象丛生,因其蕴含巨大商机被各种资本把持。一些不实的金融信息始作俑者正是这些资本。
严厉打击制造和传播虚假金融信息,需要加强对金融信息采集的持牌管理,严厉禁止不具备采编资格的网络媒体发布金融信息。此外,金融监管机构应强化监管的透明度,一旦监测发现不实传言,应在第一时间,通过权威的、具有公信力的媒体及时发布准确的金融信息,保持金融市场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