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吸金” 银行纷纷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意在“吸金” 银行纷纷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

2013年06月24日15:14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上海6月24日电(魏倩 李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紧正在催生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的走高。“刚买了一款工行的保本产品,年化收益率5%。”从事技术工作的李先生告诉人民网财经记者。作为短期理财产品频繁购买者,李称“近期的收益率颇有吸引力”。

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上周(6月17-21日)72家银行共发行563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较上期报告增加11家,产品发行量增加227款。

分析认为,银行闹“钱荒”是这一轮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的直接诱因。

例如,中国工商银行正在发售的一款期限34天的保本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6.22%~6.72%,认购门槛为100万元。经测算,以投资100万元为例,34天到期后可获收益为5589元,比普通存款收益高出许多。该行正售的一款5万元起购的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将近5%。但在5月份时,类似产品年化收益率仅为3.7%。

上海浦发银行正在发售的两款35天期限非保本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达5.5%;民生银行在售的多款35天期限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最高有5.8%;招商银行据称25日将发行一款100万元起购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当天一月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率(shibor)收盘价-1%。

自今年端午节以来,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收益率就开始上升,年化收益率几乎都在5%左右,高者超过6%。而5月份时,虽然发行量呈集中上涨之势,但是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多在3.83~4.49%之间。

“按收益区间看,5%-8%高收益产品占比高达17.51%,为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国泰君安首席分析师邱冠华在其研究报告中说。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发行的多款理财产品的投向都包括同业存款。

近期,作为调节银行资金头寸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6月20日飙升至13.4444%,创下历史记录。这里面的根本原因是银行“同业业务配置大量非标信贷资产导致期限错配”,加上外汇占款减少,债券市场的清理,以及未来理财产品到期等多重因素,致使银行资金空前紧张。

央行并未像以往那样通过逆回购等方式注入流动性,施以援手。24日,央行还在官网发文称,“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但由于金融市场变化因素较多,且临近半年末重要时点,客观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央行要求各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注重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存款“冲时点”等行为。

目前,“有两个途径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压缩贷款规模;第二吸收存款。”广州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对公客户经理对人民网财经记者称。但是由于宏观经济下滑,银行存款吸收增速下降。根据上海市银监局发给人民网财经记者的新闻稿显示,截至5月末,上海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3340.61亿元,同比增长9.75%,但是增速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对银行来说,眼下吸收存款的快捷办法就是继续发行更多的高利率理财产品。

但是,“央行通过货币条件的变化已经清晰传达了政策意图,”中金公司今早发布的研究报告称,这场波动带来的深层次变化是银行业务模式的调整,商业银行必须放缓利用短期同业资金开展准信贷业务的增长速度。

(责编:乔雪峰、聂丛笑)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