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减法 对抗选择困难症【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学会做减法 对抗选择困难症【2】

2013年07月09日20:22    来源:长沙晚报    手机看新闻

  渠道多

  “在哪儿买”让购物痛苦而漫长

  都说买东西要货比三家,挑到最爱最实惠的那一件才下手。可如果买件商品要货比百家甚至万家,你还会觉得多比较是件好事吗?

  最近,搬了新家的曹先生要给家里换一台双开门冰箱。首先当然是挑选商品,为此他浏览了国内大大小小近10个家电论坛,还专门加入了“双开门冰箱选购群”,前后研究了近一个月,才终于决定选择某个韩国品牌。之后是比价格,到底是在实体店购买还是网购?曹先生没有轻易决定,而是开始了他的漫漫“调查”路。他先后在长沙苏宁、国美、通程、友阿各大门店比价,计算买赠折扣,随后又将视线放在网购上。究竟是苏宁易购更省钱,还是京东商城更靠谱?淘宝上小店家的商品相对便宜,可是质量过不过硬、是不是翻新机?就这样,两个礼拜过去了,曹先生家的冰箱还是没买好。

  达人说

  血拼新原则:少即是多

  工作超过十年的小敏有一套自己的购物理念。比如鞋子,她在同一时期内选择的品牌不超过三个。“衣服也一样,固定几个品牌,偶尔再涉足一下大牌、快时尚。”小敏说自己熟悉品牌的风格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店员也明白她的喜好,还能帮着挑选。晓文认为,不追求最高性价比,高效率的购物方式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我也有‘选择困难症’,现在只要控制好度就可以避免无功而返。”小敏说,她把“困难期”控制在两周以内,超过时限,要么下单要么清除。上周她买了四双鞋子,她说:“这四双鞋子我之前就看中了,实体店里没有,网店尺码我拿不准,而且各家网店价格不一。上周和朋友去逛一家实体店,居然看到这四双鞋子,而且还有折扣,我看准尺码后立刻下单,省下两三百元。”在小敏看来,某种意义上,“选择困难症”更像是锁定目标和掏腰包之间的一个缓冲期。

  所以,想面面俱到还不如重点突破,“少即是多”这句颇具哲学意味的词,除了在建筑界、设计界被奉为名言外,现在也成为销售和购物的新准则。对于买家,认准一个牌子或一家店买是个好办法。而对于卖家,替买家预先选择,是个好商机。

  支招

  相信自己的选择,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在购物中,人们普遍认为可供选择的品种越多,越能买到满意的商品。但事实却是挑选余地大了,反而让人难以下手。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旦选择超过7种,我们就很难分辨出属性和品质有何不同。为此,心理学家建议买东西时,尽量让自己的选择控制在7种以内,并控制纠结的时间。

  也有专家认为,“选择困难症”的症结在于过分追求完美。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明确什么才是你眼前最重要、最当务之急的需求。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所谓‘完全正确的选择’并不存在,我们所能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永远认为自己的选择很正确’。或者说,每一次做选择的时候都要相信,不管你选择了什么,那都是在当时你能做的‘最佳选择’。”心理治疗师刘奋表示。记者 陈暄

(来源:长沙晚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