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国家。今年上半年,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3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0.9亿美元。
展望下半年,贸易摩擦仍将频发,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手段愈加隐蔽,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也开始愈演愈烈。商务部官员16日明确表态,若发生贸易战,中国不怕,有勇气也有底气。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一个突出的趋势是,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正从低端向高端延伸。为此,从预警到反制,我国构筑起逐渐完备的全方位贸易防御体系。
表态
对贸易战一是反对二是不怕
“如果真要爆发了(贸易战),我们的态度,第一是反对,我们不希望看到贸易战,第二是不怕”,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周大霖16日表示,我们有这个勇气,也有这个底气,“跟(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打贸易战,任何一个对手都得掂量掂量”。
“这一明确表态或许代表了商务部强硬回击贸易保护的态度和决心。”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周大霖是在当天举行的一场主题为“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商务工作系列网络访谈中,回应网友关于“若发生贸易战,中方胜算几何”的问题时做出上述表述的。与他一起参与访谈的,还有产业损害调查局副局长吴岩、条约法律司副司长杨国华。通俗地讲,商务部这三大业务司局执掌我国贸易救济案件的“接招”、“出招”和“多边争端解决”。
据介绍,我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国家。今年上半年,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3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0.9亿美元。
对此,周大霖说,首先,贸易摩擦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怎么处理。中方一直主张通过对话、磋商、合作、沟通来解决,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掌控分歧和风险。当然这需要双方都有意愿和努力,如果处理不好,走到贸易战这一步也是有可能的。但贸易战是没有赢家的,肯定是双输甚至多输的。
“为什么说不怕呢?”周大霖说,“我们有这个勇气,也有这个底气,所谓的勇气就是说中国政府维护自己的企业和产业权益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我们国内有13亿人的巨大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还在不断地增长,跟这么大的一个市场打贸易战,我想任何一个对手都得掂量掂量。”
贸易摩擦案件由于涉及国内产业利益众多又兼具冲突性和故事性,往往引发极高的关注度。目前,中欧之间迄今最大的一场贸易争端———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案,激战正酣。8月6日这一关键时点日益临近,双方仍在围绕“价格承诺”的具体方案僵持,意见难以达成一致。
作为对光伏案进展的最新回应,周大霖说“现在双方的工作团队还是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谈判,谈判一直在进行。”谈成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是符合双方利益的。也具有谈成的基础,因为中国需要欧盟的市场,欧盟也需要中国物美价廉的光伏产品,这与其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是有益的。但如果谈不成的话,到8月6日,反倾销税率又会从现阶段的11.8%恢复到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