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买卖有“阴阳合同”,如今餐厨垃圾的运输处理也出现了“阴阳合同”,甚至有“垃圾中介”夹杂在餐厅和正规处理公司之间,买卖餐厨垃圾牟利,大量的餐厨垃圾极有可能通过这些非正规的渠道正流入社会和环境中。
去年3月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按照规定,餐厨垃圾的运输处理必须由有资质的企业承担。今年6月,市城管执法机关启动了餐厨垃圾专项执法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查处未按规定收集、运输、处理餐厨垃圾案件1633起。
在对1633起违规处理餐厨垃圾案件的查处中,执法人员发现了“阴阳合同”的问题。有少量餐饮企业一方面与正规的餐厨垃圾处理公司签订合同,以应对城管部门的执法检查;同时又与非正规的垃圾收购单位签订合同,出售餐厨垃圾获取非法利润,这些餐厨垃圾最终流向北京周边的一些养殖场,用来喂猪。
执法人员还发现,在餐饮企业和正规的餐厨垃圾处理企业之间,冒出一个中间环节——“垃圾中介”。个别垃圾回收公司先与餐饮企业签订回收合同,从餐厨垃圾分类中获得相应收益,然后再与正规的餐厨垃圾处理公司签订合同。这种中介回收公司,虽然具备回收废品的能力,但并不具备运输餐厨垃圾的资质,尤其是运输泔水一类的汤水垃圾的能力。专家介绍,不管是“阴阳合同”还是“垃圾中介”,它带来了一个直接危害就是餐厨垃圾通过非法渠道流向社会,带来危害。
据了解,目前餐厨垃圾不法的流向主要有3个:一是非正规的处理单位或个人,将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直接销往北京周边的饲养场,用来喂养牲畜。在昨晚城管部门查处的马连道南街“嘉和一品”粥店非法运输餐厨垃圾案件中,这家餐厅的垃圾最终都流向河北的一家养殖场。专家介绍,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直接喂猪,会带来传播疫病的隐患。而从屠宰检疫检验结果来看,用泔水喂养的猪,其肉质明显也不如用正规饲料饲养的猪好。二是将餐厨垃圾遗洒在道路上,或直接倾倒在树坑、排水沟中,在污染环境的同时,造成城市排水系统的堵塞。三是餐厨垃圾中的油脂部分,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制造地沟油的原料,不过这种现象目前在北京市内尚未发现。
据了解,北京每天产生2000吨的餐厨垃圾,而目前的处理和消纳能力只有500吨,按照规划,今年处理能力将达到餐厨垃圾产生量的40%。(记者左颖 龙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