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5日讯 (记者佟晓群)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24日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双反”调查消息传出后,国内一些有实力的进口酒商开始抢购欧盟进口葡萄酒,并加大囤货力度,引起了业内恐慌,还有部分酒商趁机清货,囤货行为将使进口葡萄酒商面临洗牌。
海关数据显示,自6月份商务部对欧盟进口葡萄酒立案“双反”调查消息传出后,进口葡萄酒出现了明显增长,其中6月宁波进口葡萄酒136万升,同比增长19.9%。而在“双反”消息传出后的3周时间内,通过厦门海关进口的葡萄酒则同比大增158.1%。
“推动进口葡萄酒大幅增长的正是进口酒商的囤货行为。”独立酒评人朱立农表示,由于担心欧盟进口葡萄酒的价格优势丧失,不少商家改变存货的比例,选择适当囤货,“目前许多进口酒商都在囤货,据我所知,福建一个进口酒商手中有5亿元人民币的库存。”
进口葡萄酒商将面临洗牌
何继红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囤货行为将使进口葡萄酒商面临洗牌。
“已经启动的‘双反’调查将致使我国进口葡萄酒行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国内某电商CEO表示,一些有实力,产品线丰富的经销商,将会稳固下来;而产品线单一,抗风险能力小的中小经销商有可能被淘汰。
一位专做意大利葡萄酒的邱先生也认为,一些“二批”经销商可能会提早离开这个市场。
业界称,国内进口葡萄酒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是市场过于分散。除了进口葡萄酒品牌众多之外,进口葡萄酒商也鱼龙混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现有3863家葡萄酒进口商;另据业内估计,目前国内经营进口葡萄酒业务的企业多达30000家以上。
“双反”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
针对目前我国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调查,何继红认为,“双反”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从欧盟进口的葡萄酒数量急剧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2年,我国葡萄酒进口量年均增幅超过30%,其中60%以上来自欧洲。何继红认为,进口的增加,说明了市场的需求,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双反”不会对我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产生根本性影响。“况且这项政策从双反调查到实施,将历时一年,这也为我国的进口葡萄酒企业提供了调整经营模式的充足时间。”
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
何继红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经过多年发展,进口葡萄酒产品的质量及价格结构,覆盖了低端、中高端到高端多个消费层次,如果“双反”措施落实,按照临时或非临时关税的征收率,在市场价格不增加的情况下,关税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低端葡萄酒的利润空间,而新世界葡萄酒不在“双反”范畴内,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因此,进口葡萄酒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双反对象,设法调整自己的业务方向和经营模式。”
从市场发展方向和产品发展方向来看,何继红指出,目前相当部分的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有具体的要求,同时消费者对葡萄酒的消费,既有价格的考量,也有文化的考量。在很多情况下,对文化的考量比重大于对价格的考量。“即便是首先考虑价格因素的进口葡萄酒消费者,其选择也不会因为‘双反’受太大影响,只是会向不受双反影响的国别和品牌转移。”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