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客逢高脱手 刚需族想捡便宜
冒险买房 “改底单”火了
不断上涨的楼市中,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尤其是投资客,低买高卖,套现获利,一直是他们的黄金原则。
近几日,沉寂许久的“改底单”卖房,又重现市场。等不及房产证下发就着急脱手的卖家,对赌的是“一房难求”的火爆楼市;而买房人甘冒违规风险去入手,则是看中了无个税卖点下的便宜甜头。
楼市动向
甩卖 一套便宜300万
“澳景园别墅,460-500平方米,送300平方米私家花园,仅售1300万元。开发商现出售价1600万元。”几日前,中央别墅区的澳景园别墅,传出了低价出售的消息,每套房的现售价,比开发商的在售盘还便宜出300万元。
“客户着急套现,手头有6套房,现在都便宜‘甩卖’了。”经手的经纪人史先生告诉记者,正因为急着用钱,客户才忍痛割肉,1300万元的报价,不仅比小区的在售二手房要便宜,甚至低于开发商的在售价1600万元。“唯一的特殊是房子还没下房产证,需要‘改底单’做更名,并且无法贷款,需要买家全款支付。”
“改底单”是指在房子还未获得产权证时,购房者直接更改姓名。“现在新房难买,二手房不满五年又有个税,‘改底单’很划算。”史先生毫不避讳地表示,目前澳景园的二手房报价在每平方米35000元上下。若不是业主等不及,待房本下来再卖,这6套房每套怎么也能卖个1700万元。“房价不停上涨,您买一套,就等于占了个大便宜。”
诚售 670万元“底单价”
无独有偶。在位于亚运村附近的荣尊堡小区,市民蔡先生最近也接到了一则“改底单”的推销电话。
经纪人在电话中告诉蔡先生,他手头有一套161平方米的三居室,现在业主着急出手变现,愿意在房产证下来前,以670万元的“底单价”出售,改底单费加收10万元。
“改完底单后,房子个税、营业税都省了,加上底单费,总房款也比市场价低出10万元。”经纪人向蔡先生介绍,这个小区的同面积户型,满五年免税的房源,至少卖700万元。而不满五年、有个税的房源,报价650万元,税费还要50万元,总支出也在700万元上下。
昨天,记者打电话向经纪人求证,经纪人直言确实有“改底单”的房源,但已经被买走了,“您要是还想要这类的房子,得找找看了。”
楼市观察
甜头 “改底单”能省百十来万
自从北京执行“国五条”细则后,不满五年的次新二手房,都需要按差额的20%缴纳个税。一套普通商品房的个税,也能达到10万元。于是,违规入市的“改底单”房源,便趁势将“免个税”作为最大卖点。
经纪人史先生就向记者表明,澳景园别墅这几年涨得快,不满五年的次新房,仅仅是个税一项,得在100万到200万元之间。这笔钱对于买房人来说,可是笔不小的负担。但对于“改底单”的房源,因为是直接做更名,完全按买新房处理,一两百万元的个税直接省掉了。“房价省了300万元,个税又省200万元,您一下就赚了500万元。”
“‘改底单’房源有风险么?”对于记者的疑问,史先生言之凿凿地表示绝对安全,整个过程类似于买二手房,先看房再交钱,只是不走二手房网签流程。“为保证资金安全,您只要先交100万元定金,由我们负责去开发商那做更名。手续全部完成后,您再支付剩余的房款。”
风险 手续麻烦不受法律保护
根据北京市相关规定,商品房严格实行购房实名制,认购后不得擅自更改购房者姓名。从法律上说,“改底单”是不被允许的违规行为。那么,中介经纪人口中的无风险“改底单”,究竟如何操作呢?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限购、限贷的政策管控下,“改底单”的手续非常麻烦。首先,“改底单”房源所在楼盘的开发商,需要先提交申请,退掉已经生成的购房合同。在调控政策下,能被接受的退房申请理由多数是购房人资质不符,或者购房人未按合约交纳房款、涉及违约。接着,开发商再将新购房人的信息进行提交,进行购房资质审核,待审核过关后重新签约。其中,如果原购房人还涉及到银行贷款已发放的情况,还得同贷款银行办理清退业务,退还银行已经下发的贷款及违约金。
“‘改底单’的操作,一般的品牌开发商都不愿意涉及。”上述开发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改底单”不仅手续麻烦,而且属于违规操作,被查出后风险很大。同时,做了一次更名,对于开发商来说就是形成了一笔退房记录,没有销售员愿意承担这笔记录,因为会影响销售业绩。“所以,如果是遇上品牌开发商的房子,中介可能就不通过开发商,直接找私下关系改掉了。市场上一些中介宣称的改底单费,也就是找关系、走后门的费用。”
律师则告诉记者,由于“改底单”属于违规操作,不受法律保护,一旦中途发生卖房人违约的情况,买房人很难根据合同要求卖方履约。“目前市场上的‘改底单’,多数是按照全款支付完成的,买卖过程中一旦发生纠纷,买房人支付的房款很难轻易拿回。”
楼市故事
前期投资客趁“热”脱手
“改底单”,也被称为“炒楼花”,曾在几年前北京房价高速上涨时流行过一阵。2011年,随着北京楼市进入“调控”模式,“改底单”也渐渐沉寂。
“‘改底单’的做法,一般都出现于楼市高速上涨期,投资客可借此大赚一笔。”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尽管出台了“国五条”细则,可不仅没有遏制住房价上涨的势头,北京各区域的房价涨幅也是有增无减。再加上目前各区域购房需求旺盛,新盘频现“日光”,商品房“一房难求”,一些前期投资者看到市场火热,才会想尽各种方式入市。同时,随着楼市调控“限贷”的持续执行,部分投资客也会出现无法再靠金融杠杆赚钱的难处,也会想到在楼市高峰期时全额套现。
8月,大兴某热销楼盘,就曾出现过“改底单”的房源叫卖,卖家以不到每平方米13000元的价格入手,出手的价格则已超过每平方米20000元。
“目前以‘改底单’方式入市的,不少都是在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入手的投资客。”一位业内开发人士告诉记者,2011年下半年,北京房价曾经历过一次下降,尤其是部分新盘,为了跑量曾大打折扣、特价。如今,经过一年的补涨,各个区域的房价都已达到高点,“这个时候出手,对前期投资客而言,不失为一个好时机。毕竟,‘一房难求’的火爆楼市,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碰到的。”
“刚需”铆足劲儿抢新房
的确,“国五条”细则后不降反升的新盘市场,是投资客敢于违规入市的信心之源。楼市火成什么样了?谁会冒险“改底单”过户?北京人严先生的想法,代表了刚需型购房人的典型心态。
严先生最近正在等昌平某新盘的三期开盘。尽管价格未定,但据销售员放出的消息,加上拆分的精装修合同,开盘均价至少比上期涨3000元。更关键的是,拆分出的精装修合同,要求全款支付,首付也比预期的多出10多万元。
“涨价、拆分精装修,我都能接受,只要让我选上房。”严先生的一番话,出乎记者的意料。他表示,他二期就想买这个盘,可惜没排上号,开盘当天就“日光”了。所以,三期开盘,只要有机会,无论如何他都买。
“现在没有新盘是不做精装修拆分的,可地价都高成那样了,你也不能指望房价降啊。开句玩笑话,现在想在北京买套新房,可一点儿不比当年高考容易。”
严先生口中的地价,指的是近两个月频发的高价抢地场景。截至8月底,北京年内土地出让金已突破1000亿元,创下了近年来的最高纪录。
购房人旺盛的入市意愿,甚至让开发商都开始觉得“压力山大”。一位不愿署名的开发企业相关人士私下向记者透露,他们手中几个正待入市的小户型楼盘,还没开始接待登记,售楼处也没开放,可打来电话咨询的客户量,都已经达到了一期能够入市的房源量几倍。
“前两年楼市萧条的时候,你开放了售楼处,可能还没几个人来看房。可现在,楼盘推广压根不需要售楼处和广告。若不是品牌建设的需要,也许,盖售楼处的钱都能省了。”该人士笑言,如今各开发商想的不是去哪里找购房人,而是排队人太多怎么办。
本报记者
赵莹莹 J201
1000亿元
截至8月底,北京年内土地出让金已突破1000亿元,创下了近年来的最高纪录
改单路径
撤单
还未办好房产证的房源,由所在楼盘的开发商提交申请,退掉已经生成的购房合同
审核
能被接受的退房申请理由多数是购房人资质不符,或者购房人未按合约交纳房款、涉及违约
更名
签约
审核过关后,开发商与新购房人签订合同
清退
如果原购房人涉及到银行贷款已发放的情况,需要同贷款银行办理清退业务,退还银行已经下发的贷款及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