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李彤)今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巡视员马荣在再制造“北京-西藏行”活动仪式上表示,目前我国多项再制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再制造正从理念变为行动并取得积极进展。
再制造是指,将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大幅节约能源、原材料和生产成本,降低污染物排放,有利于实现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
业内人士介绍说,与传统产品设计、制造、使用、维修、报废的产品周期相比,再制造更关注后续环节,包括废旧产品入库、无损拆解与分类回收、绿色清洗、表面强化修复和再制造加工、销售等。“再制造着眼点是把没有损坏的零部件继续使用,将局部损伤的零件通过再制造加工继续使用,再制造产品的成本平均仅为新品的50%,成本优势明显。”他说。
记者梳理发现,200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就将再制造作为重要领域。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选择14家整车、零部件企业及部分专业再制造企业开展再制造试点。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扩大了试点范围,有关部门也开展了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等机电装备再制造试点工作。2013年8月,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组织开展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工作,对推广企业、产品及旧件回收提出了严格要求。此外,《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的意见》、《再制造单位质量技术控制规范》等再制造方面的法律和规范文件相继出台,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马荣介绍说,目前国内自动化纳米复合电刷镀、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激光熔覆等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同时坦言,我国再制造产业仍处试点探索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再制造作为新的理念还没有被消费者及社会广泛认同。“再制造‘北京—西藏行’活动是一次有益尝试,能够实地检验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质量性能,推动再制造工作。”他说。
据了解,目前全球再制造业产值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超过750亿美元,汽车和工程制造约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