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认证花钱买“绿色家具”太熏人“绿色家具”未必绿色

郭艺珺

2013年10月21日07: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小心!“绿色家具”未必绿色(阅报)

  “绿色环保”已成为市民购买家具和装修材料时考虑的重要问题,许多商家也意识到这一点,纷纷打出绿色环保牌。

  不过,记者近日走访家居市场发现,时下各类标榜绿色认证的标签五花八门,让人看花了眼。它们到底靠不靠谱?权不权威?

  “绿色家具”太熏人

  家具污染不可小觑

  装修好房子后,通风空放一段时间再入住,已成为很多市民的一种习惯做法。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调查统计,家具污染已经成为继建筑污染、装修污染以后室内环境污染的新问题,成为影响室内环境的三大污染源之一。

  前不久,陈先生准备换一个新的板床。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里,他趁商家搞活动时入手了一张。由于搬回家就需要直接使用,陈先生还特地选购了一套号称“绿色”的环保家具。可谁知,使用了一个星期后,他被“熏”得头昏脑涨。

  陈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看中这款松木板床,售价为2500元。营业员介绍说,这款是纯实木家具,若不是活动期间售价要4000元。营业员还特别强调,这款实木床是经过绿色环保认证的,保证无毒无害,并且指出床架上的相关标签。看商家如此信誓旦旦,还有“绿色”标签正身,陈先生就把这款床买回了家。

  然而,睡了没几天,陈先生就感觉床一直散发一股怪味。当他和商家沟通时,对方表示,这是松木的味道,一周左右就会散去。可是如今,他仍觉得怪味浓郁,睡觉时候就是折磨。“这种产品怎么能称‘绿色’?”目前,陈先生和商家交涉无果,他准备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

  杂标签“雾里看花”

  绿色认证花钱可买

  记者走访上海多家家居卖场时发现,商家都在争打绿色环保牌。

  铜川路上金盛家居里,一名卖沙发的销售人员对记者承诺:“我们这里所有的材料都是合格的,绿色环保。”当被要求看环保检测证明时,营业员拿出一张复印的认证证书,外面塑封着塑料薄膜,但证书上的认证单位章很模糊。还有一家卖床垫的营业员向记者表示,该产品的环保认证附在说明书后面,密封在床垫的包装里,如果不购买床垫,就无法看到认证证书。

  即便家具上贴着环保标签,或者商家能提供绿色环保证书,但这些标签形状样式各异,认证机构也让人眼花缭乱。记者发现,有几个品牌的家具贴有“优秀环保产品”、“绿色环保”标签。有的标签是圆形的,有的做成树叶的形状,还有的则是正方形。销售人员称,这些产品都是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合格的,还出示了认证资料。但记者发现,认证机构各不相同,其中有中国国际绿色环保管理委员会、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中国绿色环保循环发展中心等。

  记者了解到,这些“杂牌”绿色标签,认证机构多为民间组织,有些证书甚至花钱就可以买到。“国内大大小小有数以百计的环保认证机构,有的注册资本只需要300万元,门槛很低。”某家具企业品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部分机构提供的环保认证肯定“不靠谱”。他告诉记者,有的是企业自制的,有的是花钱买来的,有的则是由不具备认证资格的机构出具的。

  而目前,在家具环保认证方面,国家并没有强制性规定,而是采取自愿的原则,所以家具市场上的环保认证相对来说较为混乱。

  “十环标志”最权威

  选购需看检测报告

  专家介绍说,目前国内最高标准的绿色环保认证是中国环境标志(俗称十环标志),这个标志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授权的绿色认证,也是我国唯一由政府颁布的最高权威环保产品标志。

  企业获得此标志必须通过由国家环保总局、质检总局等11个部委的代表和知名专家组成的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最高规格的产品认证。而国家明文规定只有通过“十环认证”的产品才能称为“绿色产品”。此外,国内家具行业较为权威的环保认证是中国质量环保产品认证(CQC),获得CQC认证的产品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保优势。

  记者采访获悉,国内应用的环保标准主要是对“甲醛释放量”、“重金属含量”、“VOC含量”、“苯”等化学物质进行检测。上海家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关荣介绍称,目前,中国强制性标准规定家具产品中甲醛释放量应≤1.5毫克/升,很多企业都是以板材达标谓之“绿色产品”。甚至有些企业板材都不达标,为了降低成本,购买劣质板材。据了解,环保板材甲醛含量低但成本比较高,和劣质板材比较,每块的差价在60—100元不等。

  但即便使用绿色建材也无法保证甲醛超标的杜绝,虽然企业有板材的认证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把关检测不严,也无法保证它是环保的。

  “家具的甲醛含量超标,主要是在加工的过程中产生。”徐关荣提醒消费者,“除了板材,胶水、油漆的甲醛含量一旦超标,家具的甲醛含量也会超标。因此选购家具时要看成品家具的检测报告。”

  据悉,国家质检总局曾对全国85家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进行检测,发现甲醛超标的企业占76.9%,最高超标116倍。

  《解放日报》10月20日第七版

  记者郭艺珺 本报有删节

(责编:李海霞、乔雪峰)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