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地王”危害须从地方政府入手(网络配图)
各地最近“地王”纪录不断被刷新,再次引发监管层的重视。9月底,国土部召集13个省份和16个城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要求,供需紧张的一线城市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平抑地价,务必做到年内不再出“地王”。
就在国土资源部座谈会召开后不久,有媒体就统计出最近三年内国土资源部针对高地价问题的通知、座谈会其实多达6次,而这些“喊话”终究也未能阻挡“地王”纪录被一次次刷新。
“地王”频出,最大的危害不在这个地块会产生高房价,而在于对预期的影响。地价不断上涨,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折算楼面地价的方式,预期未来房价还将进一步上涨。有业内人士预测,9月频出的“地王”,以正常的利润计算,目前的市场售价需要在一年内再涨50%,否则“地王”入市的风险将非常大,这也就助推了全国多数城市房价出现新一轮较大幅度上涨。在这种预期下,购房者纷纷抢着入市,一房难求。而开发商则忽略风险,更大手笔的拿地,从而导致市场螺旋上升。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已经开始就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进行会商和协调。这项研究制定的“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包括金融、信贷、财税、土地、普通商品住房供给等多方面。在事关市场长期健康稳定的长效机制中,应该通过什么手段来稳住地价,进而稳住房价、稳住预期?
首先,应严控地方政府助推高地价、高房价的行为。从根本上讲,应当破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严防地方政府因税收、土地出让金下滑频繁做小动作松懈调控。这不仅是国土部门和价格部门的工作,更需要财税制度的改革、财权事权进一步匹配来推动。
其次,继续严控新增信贷流入房地产行业。监管部门要堵住信托等影子银行资金绕道进入到房地产领域的渠道。限制流动性将有效遏制开发商非理性的推高地价行为,同时,能够促使开放商加快销售存量房,增大市场供给。
再次,创新土地拍卖方式,使得土地拍卖与保障房和限价房挂起钩来。从地区推广的角度来说,“限房价竞地价”适合在房价上涨比较快的城市的重点地块进行推广,比如在一线城市比较容易产生高溢价的地块,通过这种措施可以在短期内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同时,还应调整土地出让制度与土地二元结构,建立土地出让长效机制。在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改变土地供应模式,减少用地闲置,增加有效供应。可在集体土地确权的基础上,有序组织少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的试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