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锐意创新,成就联想之梦【2】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

2013年10月23日13:57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锐意进取,战胜外国品牌

联想诞生于1984年,时逢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联想的命运与当时国家的政策和外部环境息息相关。联想在此时选择了用心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和运作规律,借助给惠普做代理的机会,向惠普学习它的文化、营销、渠道管理等。与此同时,也不停地学习英特尔和微软的战略部署。这些学习为联想加入市场经济环境下开展的正规竞争提前做好了部署。

1991、1992年前后,中国大幅度降低关税,取消批文制度,国外的电脑厂商和元器件也大举涌入中国。这一系列的政策对中国的电脑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那时候的联想还是一个很小的企业,无论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看,跟国外企业相比,都象是一个小舢板面对一艘航空母舰。面对激烈的竞争,以柳传志为首的联想人充分发挥联想的进取和创新精神。他们仔细研究行业规律,并从自己身上找问题,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在电脑的成本里,部件占到了约70%,而要管理好部件成本就需要管理好供应链中的库存周期。把这个因素研究透了以后,联想加大力度控制成本,全面调整了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使产品价格大幅降低,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再到后来,联想摸索出了一套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的方法,即联想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他们将这些运用到企业之中,并进入新的业务领域。联想一年一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与外国品牌的竞争中很快战胜了对手。联想在1994年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只有2%左右,到2000年,其市场份额增长到27%,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为中国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为中国企业长了军威。

勇于突破, 成功走向国际化

“在场的各位认为联想并购IBM PC能成功的,请举手。”2004年12月底,柳传志来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班做演讲,当时班里共有九十多人,仅有三个人举手表示相信并购会成功,这三个人中,有两个是联想派去读EMBA的。

2004年12月8日,联想对外宣布将并购IBM PC部门,业界普遍认为这是“蛇吞象”的行为,“当时大家其实不看好,我最好的朋友也只是鼓励我的勇气。”多年后,柳传志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尽管面临着重重的压力和质疑,联想开始了其通过并购的国际化道路。并购IBM PC使联想经历了一系列的阵痛,这些经验使联想在后续的多次并购中,更为平稳顺畅。

最严峻的考验出现在2008年底。当时联想的高管由外籍职业经理人担任,先后两任外籍CEO只注重短期业绩,搁置联想向消费和移动互联网转型的长期战略发展。联想全球业务极度依赖原IBM PC业务所注重的商务客户,以至于2009年之前利润逐年见长,但市场份额原地踏步。而金融海啸犹如导火索,大客户迅速削减IT开支,导致联想业绩大幅下滑,有人说,“联想已到了悬崖边上”。

2009年初,本已退居幕后的柳传志再次出任董事长,他说“联想就是我的命”,同时,杨元庆接替阿梅里奥担任联想集团CEO。柳传志复出后,首先进行了管理层调整,成立了一个中西合璧的联想执委会——LEC (Lenovo Executive Committee)。LEC是一支群策群力、密切合作的领导班子,由一半中国人和一半外国人组成,就公司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共同制定和推进公司的发展战略,从而也真正实现了企业的管理团队的国际化。针对不同的市场,柳传志和联想最高管理层确定了“两个拳头”的战略:“左拳”主守,保卫核心业务,让联想在保持公司整体利润水平的同时,有充分的资源投入于高增长领域的业务拓展之中;“右拳”主攻,快速提升在新兴市场、全球消费市场和MIDH(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领域的规模,培育新的核心业务和利润池子。

LEC成立后,柳传志着重解决的是文化问题和企业主人的问题。谁会为公司长远发展着想?谁才是联想真正的主人?只有凭借一种主人翁的精神,才能够在短期目标与公司乃至全行业的长期前景之间合理地把握平衡。为此,柳传志亲自承担起了联想的企业文化重建工作,实现了内部文化的回归,使得“说到做到,尽心尽力”的联想式“主人翁精神”在这家包含了不同国度员工的企业里生根发芽,以“4P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联想之道开始形成。联想之道建立在奉献精神和主人意识的基础上,“4P文化”,即Plan—想清楚再承诺,Perform—承诺就要兑现,Prioritize—公司利益至上,Practice—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2012年,联想又在原有4P基础上增加了1P,Pioneer敢为天下先,旨在提倡创新,鼓励员工打破常规去想事情,提供宽容的氛围。

联想突破成功,很好地解决了并购企业文化磨合的问题,其后又接连并购了日本的NEC、德国的Medion、巴西的CCE。“今天联想集团的营业额是340亿美元左右,在并购以前是29亿美元,也就是说假定联想集团不并购IBM PC业务的话,今天联想集团肯定就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公司,甚至能不能立足也很难说。”并购IBM PC是联想历史上辉煌的一笔,作为中国企业通过并购成功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案例,联想的国际化不仅是中国的产品走到国际上去,而是一个企业从董事会到管理层都是一个国际化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企业的文化和愿景都是站在国际的大的视角来看的,它将更好地遵守国际的规则,到国际上参与竞争。联想国际化为中国企业开出了一条道路,在为中国人增加自信的同时,也为提升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责编:罗知之、李海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