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她的说法,这样的产品正品价格一般在5.5-6元一斤。虽然这些是残次品,但是有些包装还是好的,批发3元一斤,拿回去可以搞促销,利润也不少。而那些包装袋破损的产品,回去后可以散装出售。
据其介绍,在仓库中,大致有数吨即将过期或者已经过期的汤圆,如果孙嘉能全部都要,就可以按2.5元/斤出售给他,不过水饺量没有太多。
当问及这样的产品能否食用时,朱彦霞表示,又不是坏了的产品,肯定能吃。
而新金融记者查阅《食品安全法》发现,其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过期食品属于“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即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对于违规销售过期食品的个人或单位,《食品安全法》做出的处罚则是,没收涉嫌违法的产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处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货值超过1万元的,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对于残次产品的流向问题,新金融记者与思念官方取得联系,但是截至发稿,没有得到相关回复。
█ 收紧的招标
残次产品流向市场,按照经销商们的说法,他们手中的残次品都是从马路对面的思念工厂直接进货。
思念一位在职工人告诉新金融记者,思念的这个厂的确有残次品出售,但是一般人根本买不到,必须得有“熟人”引荐,然后跟别人一起参加招标。并表示,前段时间,他们还能从厂里以9毛/斤的价格直接买到,但是最近,听说残次品全部承包给了一个大经销商,“被他一垄断,我们也不能直接买了。”他说。
这个说法与曾经参与招标的经销商说法一致。2013年初,曾经参与思念残次品竞标的王峰(化名)向他人透露,参加竞标是有资格的,不是谁想参加就能参加的,目前就这几个人在参与,其他人都不行。而且思念的次品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这几个人在操作,一般不让外人参与。并表示,思念的次品不定期会举行招标,每次仅面点就有几百吨。客户如果竞拍下来,就意味着要把这批次品全部接收,不管好坏价格也是统一的。
王峰表示,竞标拍下来的产品,他们也是需要经过筛选,有不少东西只能扔掉,比如一些变形的油条片等,剩下的品相相对好一些的产品,他们会挑选之后再进行销售。竞拍成功后,他们一般会把残次品暂存在思念工厂的仓库里,或者自己租用冷库暂存。
郑州最大的陈寨冷库相关管理人员告诉新金融记者,这里面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是速冻水饺、汤圆经销商们的。因为现在正进入速冻食品的销售旺季,这个冷库早已出租。
王峰的下线李明(化名)也曾经表示,王峰每次从思念竞拍下残次品之后,都会有一部分通过他的批发部销售。他的批发部就位于思念工厂对面,虽然面积小,但是客户却遍布河南全省。有的客户甚至会从距离郑州100多公里的商丘等地来进货。据他了解的情况,客户将汤圆运回去,一斤可以卖到4块多钱,虽然路程较远,但是利润很高。
李明透露,还有周口、济源、洛阳、开封等很多地方的客户都会来他这里进货,有人回去之后甚至可以卖到6块钱一斤。
李明在向客户介绍的时候,提及最多的就是“白皮箱”汤圆,所谓的“白皮箱”汤圆,指的就是从生产线上打下来的次品汤圆,塑料袋装着,外面是一个黄色的瓦楞纸箱子,因为箱子上只打印了规格和生产日期,没有其他原本应该有的相关信息,所以称为“白皮箱”。
对于思念的残次品招标会,思念工厂一位王姓负责人曾对前来竞标的人士表示,他们每月出的残次品有一两百吨,要想参与竞标的话,就需要把这些产品不分好坏全部拍下来,按照以往的情况,每吨的价格在2000元左右。以往的次品招标,都是包括王峰在内的几个相熟的人参与,要询问具体该怎么参与竞标,需要找招标办。
而新金融记者了解到,在招标办,如果是个人参与竞标,需要带着身份证,提前交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保证金的多少一般看该批次品的多少而定,通常几万元,如果中标,保证金会冲抵货款,否则会退还。
10月18日,新金融记者拨打思念招标办电话,提出有人想参与残次品竞标,但招标办工作人员表示,近期残次品已经卖完了,等再有残次品时,可以电话通知。
█ 不能以思念的名义
对于思念经销商们公开销售的没有标注任何信息的残次品,工商部门曾表示,次品并非完全不能销售,但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定,标注相应的产品信息。依据这种水饺、汤圆的销售形态,应该归为散装食品。
工商部门所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按道理,这个汤圆箱子里应该有一张检验表,标明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并注明这是次品,否则就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上述工商部门负责人说,因为速冻食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食品,需要冷冻保存,而按照目前这些残次冷冻食品的销售形态,很容易在运输销售过程中出现污染、解冻的情况,这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不过,据接触过思念招标办的知情人士透露,思念招标办张姓负责人曾告诉过他,虽然有《食品安全法》,但是管理部门根本不会查他们,只要不以思念的名义卖就行。“你拿这些产品,打着思念的招牌卖,那肯定不行啊!有些话不好跟你解释,你明白就可以了。”他说。
据知情人士透露,因为涉及《食品安全法》,“不能以思念的名义卖”的不成文规定在经销商中间广为人知。即便如此,在陈寨蔬菜批发市场的经销商们,还是经常以思念的名义招徕顾客,售卖没有标注任何信息的残次品。
一位速冻食品行业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厂家人员的意思是暗地里对其经销商贩卖残次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直接助长他们;表面上还是要遵从2012年底新出台的速冻食品行业标准,而思念就是这些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
他所说的由思念参与起草的速冻食品行业标准,是指《速冻食品生产管理规范》、《加工 食品销售服务要求——速冻食品》以及《速冻食品物流规范》等。据了解,这个标准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牵头,由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共同制定的。内容涉及速冻食品行业包括生产、销售、贮存、运输等各个环节。而制定这些标准的背景,就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速冻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事件。
在速冻食品行业,残次品是一个比较隐秘的区域。然而,经销商们却从不避讳,当他们把产品卖给顾客时,往往以“这是思念的”加强顾客对其信任度。没有经过检验、缺失的冷链物流售卖没有安全保障的残次品的行为,已经将消费者的安全置于危险之地。
中国商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标准规范处处长、高级工程师曹德胜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食品生产环节产生的残次品,分两种情况:如果是被污染的,必须按照规定进行销毁;如果产品品质是好的,但是发生了外表破损、馅料外流等情况,那说明产品本身没有问题,但是,需要把它们收回重新加工。
“总之品质没问题但是出现破损的残次品不能进行直接销售。”他说,如果是低价处理,那就不在正常销售范围之内了,而是正常经营活动之外的商业行为。
对此,厦门一位速冻食品生产企业总经理表示赞同,按照行业规则,他们所产出的残次品一般会售卖给养殖场,而不会直接进行销售。
“速冻食品另一个生产大省在山东,据我了解,一般产出的残次品都低价卖给了养猪场或者养貂场,总之不能流向市场。”他告诉新金融记者。
![]() | ![]() |